网om,。 李休之所以辞掉官职来辽东,除了当初已经答应了马爷,要陪他来起收殓尸骨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想要远离朝堂,毕竟本来就不喜欢朝堂上的纷争,前些年因为某些原因,使得他步步的陷入朝堂之,现在总算可以找机会抽身而出了。
不过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李休没有告诉任何人,那就是因为李承乾,虽然他辞官也和李承乾有着很大的关系,但那只是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却只有李休个人知道,甚至连平阳公主他都没有告诉。
当初李承乾在五六岁时,就被李世民强送到李休那里学习,当时李承道还在,兄弟二人的感情还很好,每次都是李承道带着李承乾起去李休那里,而李休也对李承乾很喜欢,对他的教育也直没有放松过,后来玄武门之变依然像历史上那样发生,李休也更加注重对李承乾的教育,希望可以扭转李承乾在历史上的命运。
本来切都挺顺利的,李承乾从小就聪明,性格也十分的大气,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至少在李休看来,李承乾点也没有历史上那种刚愎自用、不听人言的样子,可是却没想到李承乾才刚成年,性格却越来越像原来历史上的那个李承乾了。
后来也李休也分析过李承乾性格变化的原因,最后猜测很可能是因为李承乾从小到大都过的太顺了,根本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结果在感情上却栽了个大跟头,当然这也不能怪七娘,甚至七娘到现在都不是很肯定李承乾是不是喜欢她?
不过李承乾在感情上的挫折并不是他性格大变的主因,只能说是个诱因,真正让李承乾坠落下去的,还是因为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他又是个早慧的孩子,因此也早早的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可以说他从小就努力学习做个合格的太子,以便日后能接下皇位造福百姓。
可是后来李承乾因为时的放纵,导致条腿残疾,这也直接导致了李世民的态度有所变化,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虽然最后因为群臣的反对导致李泰没能真正的入住,但这件事已经伤到李承乾的心,毕竟他为了成为个合格的太子准备了十几年,最后却被他最为亲生的父亲抛弃,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
再加上后来长孙皇后去世,下子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根稻草,李承乾的性格也在那个时期开始了转变,当时李休已经有所察觉,所以也尽力的规劝,但是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导致他和李承乾的关系也因此而破裂,灭掉高句丽后他回到长安想见李承乾,也是想最后再努力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和李承乾的关系彻底破裂了。
李休是个穿越而来的人,熟知历史的他十分清楚的知道,按照李承乾现在的性格,最终肯定也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就算李世民不杀他,也不可能再保住太子之位,最后只能凄凉的死去。
虽然李休和李承乾的关系破裂了,但对方毕竟是他的学生,李休也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步步的踏进深渊之,想帮他,对方却还不留情,这让李休也十分的伤心,索性也就辞了官,这样眼不见心为净,另外日后李承乾若真的走上历史的老路,也免得自己被他牵扯进去。
本来李休辞了官又跑到辽东,与大唐的权力核心也彻底的断了联系,至少短时间内他觉得不会有什么朝堂上的事情让他烦心,不过好巧不巧的是,朝廷已经将打下的高句丽国土划分为安东都护府,并且开始派驻官员,新城这边也派了些官员过来,听说李休他们在这里,于是就上门拜访,顺便还带来些长安城的消息。
在这些消息之,其有个消息就是关于李承乾的,那就是任命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四人出任东宫辅臣,另外还有刘洎、岑本与马周三人轮流前来东宫,与李承乾谈论学问与为政之道。
从表面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