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6 一统江山 四海升平(第6/7页)  重生三国之法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把守内城,建邺内城也是石头的,非常坚固。法正指挥大军将内城围得水泄不通,断了内城的粮食供给。然而还未过三日,法正就接到邓艾的汇报,邓艾不到半日就攻下了吴郡。

    次日凌晨,孙权的次子孙虑从吴郡赶来建邺,而建邺外城都被蜀汉大军占领。孙虑求见法正,法正让其进入内城与孙权会面。孙虑将吴郡也丢失的情况告诉了孙权,孙权顿时气得昏了过去。

    等孙权醒来,周围文武围着孙权,君臣一起相拥而泣。如今陆逊远在千里之外,蜀汉大军的主将是法正,从江陵到建邺,一路摧枯拉朽。目前已经占领东吴大半,攻破内城更不在话下。

    纵使孙吴在世,也无力回天。天命在汉,天意不可违。孙权在张昭、孙登的劝说下,愿意缴印出降。

    法正接受了孙权的投降,传檄东吴大都督陆逊及各路将领,原地投降,由蜀汉诸葛亮派人接管。

    接到孙权印信的手书以后,陆逊万万没想到建邺这么快被偷袭了,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只能认。只能陆逊领大军在寿春投降,其余东吴各地将领都先后投降。诸葛亮派人井井有条的接管,全部平稳对接。

    其他几路人马中主要是王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魏延面对敌方的固守只供下武陵一处,黄权还在陆口与东吴对垒的时候,法正那边就已经打完了,而此时,夏侯尚还在海上,还未到会稽。

    法正安顿好建邺、吴郡、会稽,具体安排是陈到驻守建邺,郭攸之辅佐,邓艾驻守吴郡,夏侯尚驻守会稽。自己领五万大军,带着孙权及其家眷,以及东吴降臣,昼夜兼程回洛阳复命。

    洛阳城外,汉主刘备亲自在城外十里迎接,为法正接风洗尘。张飞这回把法正简直捧到天上去了,在刘备身边一个劲的说法正智谋高,说自己勇猛无敌。

    汉主刘备封孙权为归命侯,张昭、陆逊等文武众将皆有封赏。

    汉主刘备要给法正升官为大将军,法正却独自进宫找汉主刘备饮酒。酒至半酣,法正说目前天下一统,目标已经完成了,只想学东汉邓禹,整修家风,教育子弟,流传千古。这样名与位都久远,为后世称颂,汉主刘备欣然同意。封法正依然为翼侯,永远是大汉的辅翼。

    天下统一,全国的政务都由诸葛亮掌管,各住只留紧要之地精兵把守,近百万士卒被遣散返乡务农。

    匈奴屡犯边界,次年,刘备命法正领兵出征。法正用铁木真的轻骑兵战法,三战三胜消灭了匈奴主力大军,匈奴投降,诸葛亮派汉人与匈奴通婚,杂居,将匈奴纳入华夏版图。入冬,倭奴寇犯沿海,法正授记姜维,姜维领三万精兵,乘海船抵达倭奴国,一战消灭了五万倭奴国主力大军,倭奴国的年轻女人被押解到汉朝都许配给底层士卒,倭奴国被纳入大汉版图,汉主刘备命钟繇世代镇守倭奴国。吐蕃连年入侵三辅,诸葛亮派邓艾奇袭吐蕃,吐蕃降服,被纳入华夏版图。

    法正建议汉主刘备遣使至琼崖、台湾,晓谕天恩,琼岛、台湾二岛纳入华夏版图。西域小国纷争,纷纷遣使汉朝希望再派一位班超一样的人去主持秩序,汉主刘备派邓芝出使西域,邓芝顺势劝各小国归属汉朝,永无纷争。西域被纳入华夏版图。

    诸葛亮全面治理国家,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亮治国,时人赞叹: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