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危难关头方显仲达智谋,决胜时刻才见法正奇略
话说,司马懿稳定军心之后,李典奏道:“都督,我军仅余的粮草也被赵云全部烧掉,如今情势危急,请都督速做定计。”
司马懿深思一阵道:“如今我大军深陷险地,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粮草殆尽,士气顿挫,绝不可久拖,否则死无葬身之地。”李典深以为然。
曹纯不耐烦道:“如此,该当如何?难道饿死此地?”司马懿笑道:“懿早年在河内研习兵法,就曾推演过绝处求生的情况。懿思索多次,早已思得一计,不想今日正可用上。”
正议论间,忽报,太尉贾诩大人有紧急书信,飞鸽传书送达此处。司马懿笑道:“贾诩大人定是为我大军脱困筹策,不妨先不拆开书帛。待懿说出计策,再与贾诩大人的计策比较,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李典亦十分感兴趣,众参军都眼前一亮。司马懿笑道:“兵法有五:能胜则战,不胜则守,难守则走,难走则降,不降则死。今我军进退维谷,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不能降,且不能死,若在大河之畔,唯有一法,可保无虞。”
司马懿道:“遣兵十二万,半日阀木三十万,一日铺水排宽十丈,接连八十里。遣两军攻关,大寨旗帜招展,三日可撤走三十万,四天可全部撤完。”
众参军让拆开贾太尉书信,李典拆开一看,上面写着:伐木搭桥,绕过强关,保全大军,固守洛阳。
众人赞叹,天下英雄,所见略同!
于是司马懿遣军攻打两面关口,中军遍布旗帜,又遣大军伐木割藤,搭建浮桥。众军士以马肉为餐,勉强维持体力。众参军都十分兴奋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李典却见司马懿忧心忡忡。
李典疑惑,问其究竟。司马懿苦笑道:“前番,我大军粮草在中军之侧,即使是我军人员亦不多不知,蜀汉如何得知?孔明却精确的烧了我大军粮草,莫非孔明会遁地之术,能开天眼之法。武王伐纣之时有两位奇人,一人可开千里之目,一人可听顺风之声,方今天下若再有如此奇人而为蜀汉所用,则我军危矣。赤壁之战时,孔明就曾借的东风,有呼风唤雨之能。今番,我军偷渡黄河,若被孔明知晓,则我大军有倾覆之危。”
王凌道:“如此该如何是好?”司马懿定神道:“各设两路伏兵与函谷关西面与潼关东面,待我大军退后,再行退却,如此可保无虞。”王凌赞道:“都督稳重有谋,我军之福!”于是依计而行,各军皆有使命。
这日,魏军依旧攻打关口激烈,法正指挥抵挡,司马懿指挥各军三维立体式打击,法正见形势危急,领众军全力抵挡,防守住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果然是:地理占优胜三军,把住关口定乾坤。司马懿不论如何攻打也占不了半点便宜。法正想起了历史上诸葛亮统领大军二十多万猛攻只有几千人的小城,几个月都没攻打下来是真实的了,当时那个小城的守将是郝昭,只有两三千人,却是:“司马大都督遣末将到此救援,请曹将军赶快上末将的船上指挥战斗,以防蜀军偷袭这边。”一员猛将身材魁梧,倒八字浓眉,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怒道:“都督遣你来作甚?”马忠忙道:“请将军上船说话,都督有重要计策告诉将军。”原来这员武将是虎豹骑统领曹纯,并未防备。待他上了马忠的船时,马忠立即吩咐水手划船,从幕布里冲出十几个壮汉将曹纯按到在船板上,五花大绑,捆成了个粽子。
这边马忠又指挥各船朝浮桥上的魏军放箭,魏军打乱特乱,落入水中不计其数。话说那孙平哪里肯示弱,指挥着水军先头部队早已杀到,顿时箭如飞蝗,舸舰弥津,完全是地毯式扫射,再加上外科手术式打击,魏军进入浮桥的部队全军崩溃。孙平趁机拆了浮桥,放走浮木。
魏军水上逃遁的路线彻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