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4 贤君贤臣贤百姓 奉朝奉公奉天下(第1/2页)  重生三国之法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一日,汉主刘备召见群臣,商议荆州守备之事。群臣纷纷议论,皆言荆州无上将,恐有不妥。

    孔明羽扇挥挥,微笑看着法正。法正会意上前奏道:“奏陛下,荆州地处吴魏之间,只可稳守作为转战根基,其间兵马不可轻动。如今魏国有良将谋臣,吴国有帅才勇士,且皆有英主执掌,以稳固根基为后盾,不易攻取。若要强行征伐,恐徒有空耗我方国力,于我方不利。陛下乃一代贤主,只宜内修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建德与海内,纳士与四方。然后国力强盛,人心聚齐,遣上将谋臣,领精兵数万,数路并发,东定中原,北平幽燕,最后泛舟江湖,天下克定矣。”[.zhuixiaoshuo.]

    又道,若是能以最小的伤亡,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比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要好的多.荆州有李严驻守,又有良将数员,再加上上庸的马忠有精兵五万,在永安有良将阳群领川兵七万镇守,马忠阳群皆忠义谨慎之辈,可以委任。曹魏虽然在关东有重兵镇守,有孔明率领三军足以抵挡。陛下只需静养身心,韬光养晦,以享永年。臣非不义之人,亦非贪利小人,臣若不能助陛下一统江山,臣死难瞑目。请陛下允许臣前往成都发工业,五年之后,定然能够富国利民,打垮逆贼乱臣,还陛下一个郎朗乾坤。若陛下不允,臣就在这里长跪不起。”说罢,法正便跪地流泣。孔明奏汉主道:"陛下,孝直忠心可鉴,且志虑纯良.请陛下准其所奏吧."汉主一时动容,忙走下龙椅,扶起法正道:“孝直为朕竭尽全力,朕怎能不知。朕答应便是,答应便是。”

    是日山明水净,孝直在院中观鱼,忽报左丞相诸葛亮求见.法正忙请其如内,茶水伺候.孔明羽扇轻摇道:"孝直,你此去数载,院内景象恐有荒废.亮为你看管院落可好"法正如何不知其真意,大笑不已.法正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孔明诧异.法正解释道:"我听说从前有个名士,年老的时候在山中修建了一个亭子,取名醉翁亭.每日他饮酒自愉自乐.说他的本意不在于美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的美妙景色."孔明笑道:"孝直莫要欺我,若有此等名士,亮安能不知"二人会意而笑.二人都是话,王崖则和小钟丽一起出去玩了.这两个小家伙,人小鬼大.惹得法正和王越一阵好笑.是啊,有点青梅竹马的意思.长大了很可能做夫妻,想必也会很幸福吧.

    兄弟两谈笑风生,不一会儿嫂子就做好了六七个菜,五个人吃了顿温馨的饭.天色已晚,王越留法正留宿,法正也不推辞.是夜兄弟二人抵足而眠,次日,孝直拜辞兄长,临走时谓兄长道:"不久我主会来拜访你,请王崖出山.若非我主亲自前来,兄长便不要答应."王越道:"贤弟啊,崖儿才十二三岁,很多事都不懂,恐他误事啊."法正笑道:"崖儿虽只有十二三岁,武艺却得兄长与赵云真传,稍加磨练,便是一员良将.再加上兵法的修习,更是如虎添翼.他现在缺的就是实际的锻炼,让它自己去滚打一阵吧.弟的判断不会错的."王越略微默然叹息.法正转而叫来比自己矮一个头的王崖,摸这他的头道:"崖儿,叔父这次要叫你早些出去打拚了,你凡事要多学多问.我家主公仁义之人,你以后要谨慎奉公,成为国之栋梁,光耀门楣是迟早的事."王崖似懂非懂地憨

    笑.

    雪盖原野,劲风舞动,王越一家目送法正和小钟丽远去,在雪地上踩出大小各两行脚印.

    孝直不太管政务,即使派给他政务,他也都分给别人了,自己上上朝,议议事,给太子授授课,别的啥也不干.和左丞相诸葛亮完全相反,故当朝众官赠他一个雅号"负手丞相",指他整日手背在背后,什么事也不做.孝直听到后也不生气,笑道:"我本来就没做啥事嘛!"

    当时长安人崇尚佛学,劝人向善,汉主刘备甚为喜爱,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