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青寒与母亲一番长谈后,早朝也已结束,望着陆陆续续鱼贯而出的满朝文武,谷青寒思绪纷飞,不禁想到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真的侥幸继承了皇位,面对这些文武百官时将是何种情形。
思想间就有太监前来传话,说皇帝已在福宁宫设了家宴,请赵嬛嬛和谷青寒前去赴宴。两母子不敢怠慢,随太监下了城墙前往福宁宫赴宴。
家宴名副其实,席间除了赵构和赵嬛嬛c谷青寒母子,就只有宠冠后宫的吴贵妃。赵构的原配邢氏靖康之难中被掳去北方,宫中皇后之位一直空悬,是以吴贵妃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吴贵妃出身将门,不但博通书史,而且通晓武功,南渡草创之初经常一身戎装宿卫赵构,苗刘兵变中也立有功劳,此时虽然一身宫装,但眉眼之间仍然可见英气。席间赵构说起谷青寒武功高强,与叶知秋斗剑有来有往僵持许久,吴贵妃大为惊讶,不由得对谷青寒另眼相看,再加上言谈中谷青寒几声舅母喊出,吴贵妃更是喜上眉梢。
这一顿家宴尽欢而散,宴后谷青寒依照赵构的旨意留在宫中。赵嬛嬛当晚也留宿宫中,与吴贵妃一道安顿谷青寒在宫中的生活起居,并教授谷青寒宫中礼仪。
在宫中安顿下来之后,赵构依照赵瑗c赵璩的惯例,安排绍兴五年的科举榜眼起居郎黄中做谷青寒的文学教授。在谷青寒的请求下,赵构特赐宋继学入宫做伴读,而没有选择临安城中的世家子弟。除此之外,谷青寒还多了两个赵瑗c赵璩没有的老师,分别是教剑术的叶知秋和教兵法的韩世忠。赵构如此安排,自然引来种种议论猜想,宫中妃嫔和朝中大臣一时俱都哗然。
旬月时光一晃而过,这一日谷青寒刚上完早课,就有太监来传旨招他面圣。谷青寒不敢怠慢,与黄中c宋继学打过招呼让他们先回去,自己则随太监来见赵构。
太监带着谷青寒来到当日他夜闯皇宫时赵构与秦桧议事的那间书房,太监通传过后,谷青寒这才步入书房。赵构正在书桌后面批奏章,看到谷青寒要跪下行礼,就摆摆手说道:“一家人不用多礼了,过来这边坐。”
谷青寒依言在书桌前的圈椅上侧身坐下,望着赵构等候吩咐。
赵构放下手中的奏章,看了一眼谷青寒温颜笑道:“青寒在宫中饮食起居可习惯吗?”
谷青寒挠了挠头,说道:“要说实话吗?”
赵构闻言一笑,说道:“自然要说实话,难不成你想舅舅治你个欺君之罪吗?”
谷青寒轻吐了一下舌头,说道:“说实话的话,甥儿山中长大,骤然富贵还真有些不习惯。”
赵构颔首说道:“富贵能不忘本,这是好事。最近读书习武可有什么长进吗?”
谷青寒想了一下,说道:“叶先生说我的内功剑法都小有所成,若想更进一步就只有勤加练习。倒是黄夫子最近在讲《大学》,以前草草读过不求甚解,这几天听黄夫子讲来,才知道里面的道理如此之多。”
赵构嗯了一声接着问道:“韩爱卿的兵法教的怎样了?”
谷青寒如实答道:“韩枢密三日来给甥儿上一次兵法课,甥儿获益良多,只是纸上谈兵容易,真上了战场如何因势而变出奇制胜,甥儿可就没底了。”
赵构点点头,说道:“《孙子兵法》开篇言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李太白的诗中也写到:‘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见战事一起兵凶战危,为天下百姓着想,当下和议才是上策。”
谷青寒心中不以为然,但想起母亲的嘱咐,还是把反驳的话咽回肚子里,顺着赵构说道:“舅舅说的是。”
谷青寒嘴上虽然不说,但赵构何等人也,一眼就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他言不由衷。赵构也不生气,若无其事的是问道:“青寒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