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唢呐也能这么帅?(第1/4页)  将小众进行到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饭刚吃完,黎福生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曹浩源到琴房去了。

    黎家的琴房是真大,占了整整一个三楼,大大小小的乐器放满了半个琴房。

    吃饱了的强强也拉着黎小黎,跟着跑了过来。

    “用哪一把,你挑吧!”黎福生大手一挥,豪爽说道,在他的面前,是整整一柜子的唢呐。

    “d调就行。”

    黎福生打开柜子,从中间取出一根紫檀木的白碗唢呐来,递给了他。

    接过唢呐,捏过哨片安好,曹浩源试了试音色,说道:“这是首合奏曲,气势最为恢弘,光是一把唢呐很难完全展现出它的气势来,我尽量尝试。”

    “要帮忙吗?”一旁的黎小黎开口问道。

    想了想,曹浩源说道:“那你帮我适当的打打鼓吧!”

    “行。”黎小黎点点头,便站到了墙角的中国大鼓前,取下两根小臂粗细的鼓槌来,做好了准备。

    点了点头,曹浩源将唢呐放在了口中。

    黎福生酒劲儿上来了,满脸通红,但精神却越发高涨。他瞧着曹浩源专业的姿势,越看越是欣赏。

    要是小黎能有这孩子一半爱民乐,我这身本事也不会传不下去了。

    然而,他还没反应过来,一声高亢响亮的唢呐声便直接将他震出了一身热汗!

    鸡皮疙瘩噌噌的起了一身,黎福生直接站了起来!

    原本准备好在间隙擂鼓的黎小黎也愣在了当场,曹浩源饱吸一口清气,口中唢呐一上来就升到了最高音,如同破晓时第一缕曙光,又如同黄沙百战,浴血而归的猛将,恢弘的气势直接将她脑子都震得嗡嗡作响。

    黎福生如同失了魂般喃喃自语:“不够!不够!这里还得加大杆子,铜锣也得上,还得要有琵琶,二胡最重要的是鼓鼓呢?”

    “擂鼓!”黎福生大喝一声,情绪激动下,他的脸色越发酡红,但却须发皆张,如同披甲老将般杀气腾腾。

    被这一声大吼吓了一跳,黎小黎有些不知所措,提着鼓槌站在当场发懵,曹浩源也停了下来。

    唢呐声一停,黎福生也回过神来。察觉到自己声音大了,他吸了口气,对黎小黎说道:“小黎过来,你来看着强强,我来擂鼓!”

    黎小黎有些发懵,她跟爷爷学习管乐多年,自然听得出好坏,曹浩源刚才那一段无论是气息控制还是指法节奏都比她要强出不少。虽然没有达到爷爷的水准,但也让她颇为惊讶了。

    吹尺八的时候也没发觉他有这本事啊?黎小黎有些纳闷,但听到黎福生的话,她还是放下鼓槌,将强强抱到了一旁。

    黎福生大步走到大鼓旁,从侧面解下一条红绸,紧紧捆在了腰间,双脚马步微沉,抄起鼓槌,他大声冲曹浩源说道:“再来!”

    瞧了眼他腰间提起的腰带,曹浩源微微一笑,深深运气,高亢入云的唢呐声再起!

    双掌虚握鼓槌,黎福生半眯着眼睛,凭借多年民乐的经验,他自然而然的随着唢呐声的沉降加入了乐曲中。

    鼓槌飞速凿击,一串如同从幽冥深海中浮起的水泡般低沉,继而像是远方奔袭而来的战马蹄声般迅捷的鼓点响起,鼓声托着唢呐,唢呐驾着鼓声,乐声蓬勃而起!

    唢呐声如同参天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黎福生满面通红,借着酒意,他真个像似古代军阵中击鼓的战士般,双手高举,擂动鼓面,丝毫没被唢呐声压下去。

    其声如雷,是为擂鼓,只有中国大鼓能称之为擂鼓,其余皆为敲击。

    在古代两军交阵,向来是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鼓声响起,就象征着一往无前的勇猛,宁战死,勿回首。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夔,便是因鼓得名,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