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探讨(第2/3页)  将小众进行到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律动,包括最基本的乐理,都按照西方体系在走,难道我们就非得和西乐融合才能生存下去吗?那样还是真正的民乐吗?只怕到时候根子都变质了吧!”

    老爷子像是心里憋着什么劲儿,越说越激动,曹浩源只得敬了下酒,让老爷子先缓和下来。

    “黎爷爷,您说的没错,基础教育国乐确实和西乐差距比较大,但是,在顶尖音乐水平上,咱们可一点也不比西乐差。只不过您说的是大众认同接受的程度,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怎么说?”黎福生被勾起了兴趣,饭也不吃了,自己抓过酒壶,给曹浩源和自己添上酒,张口问道。

    “总而言之,艺术的发展是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的,咱们传统国乐发展的顶峰也是在大唐那个最繁荣的时代。自古以来,艺术就是顶层贵族的娱乐,国乐极致也是以宫廷音乐为主。像这类音乐,天生就不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它的严谨c大气c恢弘c雄伟c壮丽是西乐无法比拟的,也永远不会被西乐冲垮。”

    “但是,民乐是贴近民间,复杂多变的音乐形式,它本来就是要让大众所喜爱的,但如今却在西乐的冲击下艰难生存,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你是说,还是因为咱们自己的问题?”黎福生有些难受,仰头又喝下一碗去。

    黎小黎咳嗽了声,冲曹浩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让她爷爷再喝了。

    点了点头,曹浩源说道:“不过黎爷爷你别担心,民乐绝对不会像你说的那样被西乐冲击得变成个四不像,您对自己对民乐也太没自信了。”

    黎福生叹了口气说道:“那又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年轻孩子,要么直接放弃了民乐,要么都跑去玩融合,那样杂糅下去,民乐还回得来么?”

    “回得来!”曹浩源确定的说道:“它西乐才多少年历史?正像您说的,咱们音乐史上下九千年,传统国乐早就随着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了。现在一时的颓态只是暂时,咱们要做的是将大众的审美培养起来,将他们争取回来,这也是我准备要做的事。”

    “争取?怎么争取啊?”黎福生仿佛有些醉了,瞧着他问道。

    “融合是必经之路,审美并不是强加的,现在大众接受的是西方审美,一味的去强调只会引起反感,只有放在一起去交流,融合,才能形成对比,等到大众了解得足够深,自然能够分别出哪些是更适合自己的好东西。”

    曹浩源的话黎福生显然是听了进去,好半晌他才又问道:“你说你准备要做这样的事,你准备怎么做?”

    “我是准备将传统戏曲c民乐和国外正流行的金属结合在一起,去做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出来。”

    “那可不容易啊!”黎福生叹道:“不过民乐其实是挺适合和西洋乐融合的,民乐中很缺乏低音乐器,目前国内大多数中乐团里的低声部都是用大提琴和贝斯来弥补的,对民乐本身也很有补益。”

    “没错,只有先让大众喜欢上这种模式,然后再一点点将他们的口味调回来。毕竟是中国胃口,就算他们成天吃面包片摸花生酱,咱们给他们加点老干妈,配点蛋炒饭,早晚有一天他们得自己回来找炸酱面吃,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曹浩源笑道。

    “没错!”黎福生一拍桌子,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旁的黎天龙赶忙劝道:“爸,赶紧吃饭吧!菜都快凉了,人源源还没吃几口呢!”

    “快吃!快吃!多吃点!”黎福生用公筷帮曹浩源夹着菜,一边高兴的说道:“后生可畏啊!真是后生可畏!到底是年轻人思想,老喽!真是老喽!”

    “您可不老,咱民乐圈可指着您挽救大众审美呢!”曹浩源又是一记马屁。

    “哈哈!不行啦!我可没那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