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的样子,伸手去摸七鱼儿的裆下,一疙瘩怪ròu盈盈满把。衙役们哈哈大笑,连声喊奇。
七鱼儿企图反抗,无奈两臂都受了挫伤,肘骨也折断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七鱼儿被押上大堂,连喊冤枉,矢口否认有罪。彭县令问他为什么雌雄颠倒,乔装欺世?他只说是夫妻之间玩耍嬉戏,是一场恶作剧,并没有犯法。
彭县令并不让刘汝南与七鱼儿对质,只将七鱼儿收入监中,严密隔离。然后将捉拿七鱼儿和刘汝南的情状向各州各县发了文书,又在驿站要道张贴了告示,不满两个月,山东、河南和陕西三个地方,都派来了差役,各自呈上本衙的咨文。彭县令根据三处提供的实据,重新升堂,严刑讯问七鱼儿:“你叫什么名字?”
“七鱼儿。”
“不对!你叫亚九!”彭县令大喝一声。七鱼儿悚惊诧诧,低着头不吭一声。“你叫亚九,招不招?”
七鱼儿咬紧牙关,衙役们齐声吆喝,动了大刑。连过三堂,彭县令时不时抛出几桩事实,几条证据,使七鱼儿早已乱了方寸。当衙役高声呼喊“抬老虎凳”时,七鱼儿再也撑不住了,只好一一招认了罪行。
3
七鱼儿姓辜,名亚九,祖籍贵阳附近,苗族人。从小学得一身武功,勇猛善斗,矫健迅捷,这也是苗族人固有的特xìng。亚九的母亲并不是苗族人,实际上是金陵名妓小叶青。金陵一位姓沈的官员,调任贵阳巡抚,买了小叶青带着上任,沈夫人悍妒不能容忍,乘沈巡抚出门不在家的机会,把小叶青配给了个姓辜的苗族汉子作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亚九。亚九心xìng蛮野,像他父亲,而相貌俊美,像他母亲。
亚九从小一对丹凤眼,水灵灵地诱人。长到十岁,又白又嫩像个糯米人儿,光彩夺目,美男子的名声远近皆知。
大理的一位知县,闻听亚九长得俊美,花重金买来作为贺礼送给了他的恩师。这位恩师家住兖州,是位告老还乡的总督,家里养着一个戏班子。总督见亚九确实漂亮,就放在戏班子里演角儿。亚九嗓音圆润,如金条直穿云霄,在一班伶人中名列第一。他挂牌的第一出戏是《罗成叫关》,彩排那天,总督请了一拨又一拨亲朋好友达官贵人,大殿里坐得满满的。亚九饰演罗成,白盔白甲,跨下白龙马,手使一杆斓银qiāng,“黑夜里只杀得马乏人困”一嗓子顶开上台口门帘,转身一个亮相,“西北风吹得我透甲如冰”台下满堂喝彩,缠头噼哩啪啦扔得到处都是。梨园子弟哪个能不眼馋!又不能不甘拜下风,自愧不如亚九的色艺。
《罗成叫关》一pào打响,亚九在总督府身价倍增,到十七岁那年,已是红遍苏鲁豫皖的名角儿。提起亚九,人人咂舌称赞。
亚九所在的戏班子叫义和班,班主姓仝名修,是个唱花睑的,自称花脸王。这天花脸王选定了一个戏码,叫《泣鱼记》。此剧的本事是《尚友录》和《战国策魏册》里记载了的。魏国幸臣龙阳君,是魏王宠幸的男宠。有一天,魏王与龙阳君同乘一条船到江中钓鱼,龙阳君钓到十几条鱼之后,突然抽抽咽咽地哭了起来,几乎泣不成声,表情悲伤极了。魏王感到很奇怪,就问:“正钓鱼玩得高兴,为什么哭了起来呢?这有多么扫兴,能不能把你啼哭的原因告诉我?”
龙阳君奏道:“臣起初钓到鱼的时候,心里也很高兴,后来钓到的鱼比起初钓的更大,于是我就把先钓的小鱼扔掉了。由此,臣突然想到了我自己,臣今凭着平凡的姿色得到陪侍君王枕席的荣宠自然十分喜欢,可是天下之大,美貌的男子多得很,他们听到臣以美色得宠,必然纷纷下水来投奔君王,君王得到的美色多了,那么我就同那条初钓上来的小鱼一样,将被抛弃于江湖了。”
魏王为了安慰龙阳君,以示对他的爱宠绝不会转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