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手巧的妇人还用线挽绳子编成花状的扣袢,更有些还在衣服上绣了几朵花,大唐民风开放,没有人会揪着礼法这些破事扯。
三伏天总算是在大家各种防热招数中熬过去了,暑气稍消,一天下午萧铮在给娃子们上课的时候,树林中走进来了一位道士,这道士看模样也就四十多岁,身长颀长,虽然脸上一路风尘之色,眼神中却透出平和安宁之色,让萧铮突然想起来救自己的长捷僧。
道士到了讲课的地方没有打扰萧铮,来看病的人只要不是急重症,一般都不会打扰萧先生上课,这都是大家慢慢形成的规矩。看到萧铮在忙,道士找了颗树盘腿坐下闭着眼听萧铮给孩子们上课,听萧铮讲到精彩处也是连连颔首。
等娃子们休息和五花玩耍的时候,道士走了过来对着萧铮打了个揖首说道:“阁下就是萧铮萧先生吗?”
“仙长有礼,小子萧铮”。
“贫道孙思邈”。
“谁?!孙思邈!”萧铮失声说道。
“贫道孙思邈”老道笑着又重复了一遍。
我的天!感觉头脑中轰轰作响,眼前出前好几颗小星星,自己的祖师爷级的人物活脱脱地站在面前!激动坏了,没什么说的了,大礼参拜吧,这一跪不但把孙思邈搞懵了,连锦儿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除了锦儿见过萧铮给自己师父下跪以后就没见过他给谁跪过,今天突然间给一个游方的道士行如此大礼事出反常啊。
孙思邈搀起了萧铮,对着药王高兴得有些手足无措,拉了把椅子过来让孙道长坐下,又把冰着的酸奶拿过来一个。老孙好奇地看了一会,学着孩子们的样子也吸了起来,喝了几口一放笑着对萧铮说道:“这东西酸甜可口,用冰镇着再一喝确实了解暑,难怪你能做出万金油”。
看着萧铮一脸惊讶的样子,孙思邈从袖子中掏出一封信,笑着说道:“贫道在长安这段时间发现有人买到了一种万金油的消暑佳药,随后找到了白先生,贫道也和白先生有些个交情,白先生告诉了你在这儿,所以我就来了”。
打开白传礼的信,无非就是说孙道长是有了名的神医,你小子要替老夫好好接待,不能折了老夫的面子云云,能不好好招待吗,祖师爷来了!
课也不上了,收摊子回家。到了家中萧母和锦儿也听过孙先生的大名,晚上萧铮亲自下厨,几个时令小菜吃得老道直呼痛快。吃过饭,问起了萧铮的师承得知师祖是隋大儒王通的时候,孙思邈笑着说以前也和你师祖有过数面之缘,你师父开仓放粮的义举也听过,对其师祖的学识很是佩服,并嘱咐萧铮听从师命,有时间去拜祭一下师祖,看孙道长一路劳累也未做久聊,便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萧铮一开屋门,孙思邈早己在院中开始活动身子,自己也开始在井边练习书法,看着老道一招一势打的煞是好看,等他练完萧铮笑着问这是不是五禽戏,老道笑着点了点头。
孙思邈看着萧铮手腕上吊着块砖在板上写字也感觉很是有意思,说自己这么多年了,头一回看见能把这字写的如此刚劲有力。看着孙思邈一头乌黑的头发面如冠玉,萧铮以为他也就四十多岁,一问年龄吓了一跳,老道都己经六十三岁了。
等娃子们到齐了吃过饭,孙思邈也跟着到了河边,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也听萧铮给孩子讲论语和算学。等孩子自己看书的时候孙思邈就和萧铮讨论医理,找到孙道长这尊大神不容易呀,可得好好讨教一下,有时赶上来个乡亲看病,也是二人诊脉后再讨论开方,萧铮向孙思邈请教自己不擅长的针灸和诊脉的医理,孙道长也不掖着藏着是知无不言,萧铮也把后世的中医理论讲给孙思邈听,又把有关手术的方法与理论和盘托出,让老孙也大呼不虚此行。
一老一少聊的相当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到了晚上萧铮把人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