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杨镐(第2/3页)  嘶马狼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抚的事,陛下已经准了。可是陛下又说,辽东一战,事关重大,只是另外一个巡抚不足以担重任,另让我推荐一个辽东经略上去。至于辽东总兵,你就不要惦记了,陛下已经有了圣断。”

    亓诗教挑了挑眉,问道:“是谁?”

    方从哲嘴里面,缓缓吐出了一个亓诗教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名字,“李如柏。”

    “李如柏?”

    亓诗教使劲一拍桌子,“这不是胡闹么?他凭什么?就凭他是李成梁的儿子吗?一个赋闲在家二十多年的老家伙,还带什么兵打什么仗?要是他有李如松一半的能耐,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他既不知将又不识兵,能顶什么用?”

    方从哲眯着眼睛,不说话。

    亓诗教的声音,越来越小,说到最后,干脆颓然坐下了。

    万历皇帝圣心独裁,他就是一千个一万个反对,有用么?

    方从哲见亓诗教平静下来了,便缓缓开口了,“丛李如松的任命上,我已经猜到了陛下属意的辽东经略。”

    “是谁?”

    亓诗教一挑眉,连忙问道。

    方从哲不紧不慢,悠悠道:“陛下选中李如柏,原因无非有两个,首先是刚才你说过的,他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的弟弟,而陛下对李家一门,向来信赖有加。然后第二其实也是和李成梁有关,那就是李家在辽东根深蒂固,有很多将官只知宁远伯而不知陛下。所以,为了打赢这场仗,不得不重新启用李如柏!”

    亓诗教蹙眉点了点头,“可是,这和辽东经略的任命,有什么关系?”

    方从哲叹了口气,“非但有关系,关系还很大。丛李如柏的重新启用上不难看出,陛下这次,想用的都是熟悉辽东的老人。”

    亓诗教沉吟道:“够资格经略辽东的老人,朝中还真没几个啊。”

    方从哲笑道:“岂止是没几个,可以说是一个没有!”

    亓诗教瞪着眼睛道:“那从哪找人?”

    方从哲道:“李如柏眼下是朝廷中人么?”

    亓诗教如梦方醒,愕然道:“难道也是要重新启用昔日老臣?”

    方从哲点了点头,“怕是只能如此了。”

    亓诗教想了片刻,脸上浮现出一丝喜色,“熊廷弼?”

    熊廷弼,湖广江夏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万里三十六年曾奉命巡按辽东。

    万历四十一年时,遭巡按御史荆养智弹劾,辞官归乡。

    熊廷弼有胆知兵,性情刚烈,才略出众,又对辽东知根知底,似乎是个很合适的人选。但对于亓诗教来说,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熊廷弼的身份,他是湖广人,而且也是亓诗教的同盟楚党中的重要一员。

    但是,让亓诗教失望的是,方从哲摇了摇头,“怕是没戏。”

    “啊?”

    亓诗教张大了嘴,满脸的不理解,“除了他,还有谁?”

    方从哲苦笑着,慢慢地张开嘴,吐出了两个字,“杨镐。”

    “恩师,您确定?”

    亓诗教面如死灰一般,傻呆呆地问道。

    方从哲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只怕是,不离十了。”

    亓诗教颇有些心灰意冷地摊了摊手,“既然一切都由他说了算,那要我们这些臣子干什么?”

    方从哲安慰道:“陛下对于兵事,还是很有自己一套的,识人也很准确。比如当年启用李如松时,满朝上下就没一个看好的。可最后结果如何?所以啊,少些抱怨,实心任事,才是正理。”

    亓诗教点点头,又问道:“那个宣度,是怎么安排的?”

    方从哲眯缝着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精芒,“陛下对他,很关注。”

    亓诗教神情中这才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