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摊主见了圆质和尚脸色凄然,以为圆质和尚不高兴,便有些怪罪自家这小子口无遮拦,触怒了先生,不由皱眉。
他为他这个儿子入学读书的事情,已经伤透了脑筋,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先生愿意指点指点他,这个不懂事的娃娃还不知道讨好先生,反而问出这么蠢笨的问题来。
中年摊主有些着急,扬手便轻轻打了他的后脑勺,让他不要乱讲。
小男孩被打得哎呦一声,有些委屈,泫然若泣,不懂父亲为何打他。
中年摊主也不管自家小娃的委屈模样,连忙向圆质和尚告罪道:“禅师莫怪,小儿无知,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圆质和尚性情平淡,脾气中没什么火爆的烟火气。
他看着小男孩那大颗大颗的眼泪往外冒着,又见他粉雕玉砌,模样喜人,不知为何,一时又想起阿秀姑娘来。
他第一次与阿秀姑娘相见时,她便是和一个开门出来拿活鱼的孩童玩耍,很是开心。
那时他远远地躲在一旁,看着她欢喜的模样,内心平静,毫无波澜,丝毫没有想过,那个女子,有朝一日,会一头扎进他的心窝里,再也出不来。
甚至,她还把他心中原本佛祖的位置,也给挤掉了。
圆质和尚知道阿秀姑娘是极喜欢小孩子的。
所以,他并不怪罪小男孩。
正如他口中念的那本《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小男孩并非有意取笑于他,只是年纪还太小,什么都不懂,这才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他该做的,不是责备他,而是教导他。
“阿弥陀佛。”
圆质和尚的手掌抚上了小男孩的头谎。
圆质和尚看着小男孩又一副泫然若泣的模样,却是摇了摇头。
中年摊主和小男孩都只以为他是有些失望,圆质和尚却道:“笨不笨,聪明不聪明,又有什么关系?”
他忽然伸出了手,掌心向上,去接那天上纷扬而下的雪花。
半空中,有些雪花在冷风的呼啸声中打着旋儿避开了他的手掌,而有一片,却正好落在了他的掌心。
那雪花,因圆质和尚掌心的温度,迅速化作了一滩雪水。
而其他的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了地上,一层一层堆叠,堆成了一地厚厚的积雪。
圆质和尚道:“你看,这片雪花,不过是恰好落在我的手中,才变成了雪水,我们姑且叫它聪明;而其他的雪花呢,它们来年开春,才会融化,才会化作雪水,我们爱叫它笨。”
“可是,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圆质和尚摇了摇头,自问自答道:“并没有,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雪水最后的结局,不过都是流向江河之中,汇入汪洋。”
“笨与聪明,也不过是结局的先后而已,并不重要。”
小男孩摇了摇头,听得一愣一愣的,圆质和尚在讲什么,他不懂。
中年摊主不惑之年,却也满腹疑惑。
圆质和尚的这番话,绕得他晕头转向,他也听得一愣一愣,半懂不懂。
聪明就是聪明,笨就是笨,哪会不重要?
难道,要等到七老八十才考上举人?
圆质和尚看着他们父子俩那一模一样、满头问号的表情,知道自己犯了他们大悲寺那一贯爱讲晦涩大道理的毛病。
于是就此打住,不讲。
他拿过小男孩手中的那本翻开的《三字经》,替他合上,然后放回他的手心中。
有时候,书,并不需要翻开看。
他问小男孩道:“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吗?”
小男孩那有些自卑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亮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