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2/4页)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从曹芳回城,到洛水浮桥北时望见司马懿。不知为什么,桓范选择下车向司马太傅叩头,但说不出什么话来。司马懿直呼桓范的名字问到:“桓大夫为什么要走到这一步呢!”桓范依然说不出一句话来,默默走开。

    曹爽回到他的府第后立即被软禁。司马懿调拨了洛阳八百个平民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并在四角建高楼密切监视。这一招相当有效,曹爽等人在百姓中的名声相当糟糕,被召集监视的这些平民都非常尽职。曹爽被软禁后,计穷愁闷。但他非但没有反省思过,谋划反扑,竟然持弹到后园中玩耍(这个时候他竟然还有心玩弹弓),又一次暴露出了纨绔子弟的无知和幼稚。府外高楼上的平民看到他玩弹弓,马上高喊:“故大将军向东南方向走了!”曹爽这才没了玩兴,只能和几个兄弟共议对策。大家思考的也只是对自己的处置问题。因为苦于不知道司马懿的真实意图,曹爽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贱子爽哀惶恐怖,无状招祸,分受屠灭,前遣家人迎粮,于今未反,数日乏匮,当烦见饷,以继旦夕。”意思是说府上的存粮不多了,请求司马懿支援一些粮食。曹爽兄弟幼稚地认为可以根据司马懿是否支援粮食看出他的真实意图来。司马懿二话不说,马上送来大米一百斛和充足的ròu脯、盐豉、大豆等。曹爽兄弟自以为得计,都很高兴,认定自己肯定是死不了了。

    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情况是天要曹爽死,曹爽是不死都不行了。他实在太不适合从政了。

    二

    事实上,司马懿早就紧张地进行了对曹爽集团势力的罪证搜集工作。屠刀早已举起。

    皇帝车驾入宫后就传出诏书恢复桓范的大司农职务。看来,司马懿还是看重桓范的能力才干,有意留他一条生路。桓范也来到皇宫向皇帝谢恩,实际上是向司马懿谢恩。就在桓范就要见到皇帝的时候,突然被逮捕了。司马懿改变主意是因为司蕃刚好到鸿胪寺自首,将桓范之前骗开城门的那些话都说了出来。司马懿认识到桓范对曹氏的忠诚度很高,他的危险度远高于他的才能。他生气地说:“桓范诬人造反,怎么能不受制裁呢?”有关司法官员马上说:“按科律,诬告他人造反要以造反罪惩处。”桓范在皇宫被捕的时候,被绑得严严实实的。桓范对抓他的人说:“请绑松一些,我是义士。”桓范就这样成了第一个jiāo付廷尉严惩的曹爽集团成员。

    司马懿还任命了之前受曹爽集团迫害丢官的卢毓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职责之一就是处理洛阳的治安,监察百官。勾结曹爽、将皇宫物品源源不断送给曹爽的太监张当随即被捉拿归案,严加审讯。曹爽之前从皇宫中得到先朝嫔妃、工匠和贡品,就是这个张当提供的便利。现在这些事情都成了置他们于死地的利器。yù加之罪还何患无辞,更何况曹爽等人罪证确凿。再加上司马懿、卢毓等人连续几天的刑讯牵连,最后审出了一个“原大将军曹爽预谋本年三月兵变篡位”的大案子来。

    成王败寇(2)

    这些幕后审案工作都是背着曹爽集团进行的,只对一个人开放。他就是何晏。司马懿让何晏参与了对曹爽集团的审查工作。何晏这个没心没肺的人,还以为是司马懿重视自己,审讯起曹爽同党和自己先前的同伙来最为穷凶极恶。何晏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审讯线索和证据,希望能给自己开脱。在结案时,司马懿说:“要族诛八家。”何晏将曹、丁、邓、李等人数了一遍,只有七家,就说只需要族诛七家就可以了。司马懿坚持说:“必须族诛八家。”何晏突然头皮一麻,怯生生地问:“难道也包括我何家吗?”司马懿冷冷地说:“是的,你也必须死。”何晏刚好就在监牢中,根本不用费心狱卒去抓,直接投入死牢。司马懿党羽再分头去捉拿曹爽集团各人。

    那个倒霉的李胜当时还在赴任的路上,半路被快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