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感失望失落,但是现在想想,那时候谁愿意经常“只输不赢”呢?当然了,人们在叠“摔牌”的同时,往往也会兴起般的叠个十分惟妙惟肖的“纸蛤蟆”,以及寄托着人类飞天梦想的“纸飞机”。对于“纸蛤蟆”,人们用手一按,蛤蟆就听话的蹦跶了起来,就像拥有了生命一般,非常使人怜爱。而对于“纸飞机”,因为寄托着无数孩子的飞天梦想,所以种类繁多,花样百出,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模样,什么样的式样,人们都会在放飞“纸飞机”前,微微“哈一口气”,以便“纸飞机”能无惧风催,也能高高稳稳的长久飞行。虽然人们没长有翅膀,并不能自主飞翔,但“纸飞机”,却延续着无数孩童的飞天梦,灵活的在蓝天上悠悠转转,飞行着,飞行着,也将孩童的欢声笑语,递远,递远,递向下一轮同伴手中,继续传承着,传承着...
26、跳高。
“跳高”,是跳皮筋的男生化翻版,可男女混合玩耍。通常跳皮筋,是女孩间最擅长也最常进行的游戏,但如果男生也想来体验一番,同时又不想玩得太柔弱,怎么办?于是,“跳高”便应运而生。
那“跳高”具体指什么呢?所谓“跳高”,即是多位玩家利用跳跃或脚钩等方式,来依次通过与人体不同部位等高的皮筋高度,须两人同步进行拉皮筋工作。相关规则中要求,处于人体脖子以下的皮筋高度,参与者需跳跃,不能碰线(此处的“线”,指皮筋),若碰线,则需接替别人来拉扯皮筋。而其他部位,可用脚钩线,但每次只限一人使用。在钩线期间,钩线者可拉低皮筋,供其他玩家通过,但此时其他人不能触碰到皮筋,否则,则算通过失败,需接替别人拉线。当然,钩线者也可只自己通过,不放其他人通过,但无论放不放其他人通过,都需保证自身安全通过,否则也算作失败,然后接受惩罚——接替别人的拉皮筋工作。
具体操作是,先找一根质量良好的皮筋,然后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出两个拉扯皮筋的人。拉扯皮筋,需要微微扽着,不能绷太紧,以免松手时误伤到人。然后这二人需依次把拉着的皮筋同步放置在地上、自身脚踝、自身小腿中段,自身膝盖、自身大腿、自身胯部、自身肚脐眼、自身剑突、自身两**之间、自身颈部、自身喉咙、自身嘴巴、自身鼻子、自身眉毛、自身头法:小半橛(年龄十岁以下的小孩子)玩“摔炮”,最多“蝴蝶炮”,而大半橛(年龄过十岁以上的孩子)玩“擦炮”,叽叽炮,甚至“信天雷”。也并无道理,至少从安全方面,是值得这样的。
我依稀记得,记得在凛冽冬季,在河面结冰的时期,最受农村孩童欢迎的娱乐方式,便推崇“玩炮”了。所谓的“炮”,往往是五角钱一盒的“擦炮”或“摔炮”,以及一块钱一丢的“叽叽炮”(小鞭炮)。而“擦炮”,又名“刮炮”,顾名思义,是一种没有引信,如火柴般经摩擦后即能点着的玩具炮种,呈细棍状,外身通常是黑色,而头端涂有一层橙红色的氯酸钾药料,有着6-15秒的触发引信的保险时间。
记得当年农村小卖铺中售卖俏脱的“擦炮”,名为“红蜘蛛”,或“黑蜘蛛”,一盒仅仅只有二三十根,十分不禁玩,往往不一会儿就擦完了,所以孩童们通常会一次性买好几盒,不怕不够玩。而“擦炮”的长方形包装盒外侧上,有道灰褐色的“硝皮”,内含磷质,是可供孩童通过摩擦的方式,来引燃“擦炮”的区域,但往往不禁用,所以孩童还需另买个打火机备用。
至今我仍然难忘,难忘那时在冬季时分,会用“擦炮”来炸冰冷池塘底的栖鱼,是真得可以炸上来鱼,甚至也会把结冰的池塘给凿个洞,然后慢慢的把“擦炮”仍进去,看它也听它把冰面给炸个大窟窿的情景与声音,真是好玩极了。当然了,更难忘和儿时伙伴一起摆多个“擦炮”:将“擦炮”围成“头对头”的形式,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