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同样无法尽释人间百态。他所说的‘空’又岂是凡俗之论中的心中空无一物的空,因为一个人真要是心中空无一物,那这个人不是个冷血无情的动物就是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信奉这种所谓的‘空’的人,虽然做到了不为身边一切所扰,但是这些人却并不是对世间一切的通悟,只不过是对人情世故的冷眼,对人间至情至圣之冷漠。
中秋之日,此时晨光初照,十王峰峰顶仍有一些烟雾未曾消散。
在这个时刻,在这九华群峰之中,本该是一派静谧安详的,而今却不然。
其实,在天还未亮之时,便已经有无数行行色色的人环绕在十王峰周围,因而喧闹之声早已经响彻云霄。虽然这种只有县城才独有的喧闹与这无限的风光极不相衬,但是这山c这水c这树c这花草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喧闹。就连那些不习惯早起的宿鸟都似乎对这种喧嚣无动于衷,仍然安逸的在巢里休憩,也许它们确实已经习惯了。
随着旭日冉冉东升,那些缠绕在诸峰之间的烟雾渐渐被驱散,十王峰周边聚集的人却越来越多。
然而,这些人十有八九都只是在十王峰下逡巡着,还有一些刚刚赶来的人站立峰前,却也只是望峰而止。
这九华武林大会的确吸引了无数前来凑热闹看戏的人,但是九华武林大会选在十王峰上举行,却也使无数赶来看热闹的人 望峰兴叹c倍感失望。
当然啦,这九华武林大会本来就不是纯粹的一场武林大会,这其中还涉及了武林无敌金剑的归属,因而这自然是越少人来就越省麻烦。
但是,武林中除了九大门派之外,仍然有许多其他不大不小的门派,而且更有不少黑白两道的高手乃至于武林奇人隐身于江湖之中。而事实上,那些无门无派的武林豪杰们的实力也不见得比九大门派差多少,就拿千湖龙王来说,就算是九大门派中的人在彭蠡湖有什么公干,那也得看看千湖龙王的脸色,即便是少林派c太和门的掌门人也得对千湖龙王礼让三分。因此,上得这十王峰来的武林朋友们,没有几个是庸手。
终于,艳阳拨开了残留的烟雾,使得这数百丈高的十王峰完全收于人们的眼底。但见这十王峰西侧与天台峰紧紧相连,在这群峰争峙中,以其最为奇观。而且这十王峰上奇峰迭起c怪石嶙峋,涌泉飞瀑,峰脚下侧溪水潺潺不息,看上一眼便让人不忍离去。
峰顶东西两侧,更是危岸层叠,登临其上,极目远眺,众峰如“儿孙绕膝”,。唐代大诗人杜甫之“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再看这十王峰之南北两侧,北侧有一大半是平整如镜的峭壁,但是那些峭壁快要到山顶时,却是一片数十丈宽的平地,虽然是经过人工的削凿,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天然之鬼斧。
而就在那峭壁边上,却危立着一座山寺,这寺庙背贴着几乎整个峰顶北侧的峭壁,寺庙临着悬崖而建,却留出了南面一大片平坦的空地。
如此看来,这十王峰除去西c南两侧之外,东面和北面不是峭壁便是危崖。
但是,那西侧却为武当太和门把守,而且西侧与十王峰相连的天台峰上,那唯一的上山要道更是与悬崖没什么两样,因此武当太和门中的高手都不敢从此路上山,只能绕道这十王峰,再从十王峰顶西侧到天台峰上的一座山寺中。也不知道这两座高峰上的山寺是如何建成的,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建在这
高险难攀的峰顶上,岂不是一大奇迹。
而十王峰南侧也不见得如何平坦,虽说比起天台峰的上山要道少了几分凶险,却也是奇石林立,险阻重重。
然而,这唯一通向十王峰顶的山路就在这南侧,难怪这十王峰顶虽然可以一览九华群峰之盛,却从来极少有人上得峰顶来,自古虽有不少诗词佳作盛赞九华之独绝,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