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舍利,成了当时政治上,儒佛两家争夺正统地位的标的。以至于,不得不做影骨,来保护它。
法师带回了珍贵的舍利,也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与道教,他批驳佛道同源论。与儒家,他同样巨大地影响着宫廷,以至于后世的韩愈,为此而罢官。与佛教内部,也有空有之争。这样一个百战百胜的大师,可以说是文化史上,硬怼第一人。他对面的对手,都是绝世高人。而他却硬是战无不胜。
但这么硬派的学说,居然失传了。这是不是符合了易经的理论呢?至刚易折。
“法门寺塔倒掉,有许多奇迹,从时间上从文物上。当然,当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佛指舍利,这圣物,不仅是佛都界的圣物,而且,也是中华文明巨大争论的见证。”
我同意他的说法,中华文明最伟大的地方,在于能够具有包容性。佛教是外来文明,但我们不仅能够接受它,还能够只收消化并且改造它,让它生根发芽,结出我们喜欢的果实来。
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今天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与这种兼收并蓄的特质,是分不开的。历史学家把中华文明的起源,说成是多中心整合发展的模式,是有道理的。
“而第二个伟大发现,我是说法门寺地宫,那就是蔓荼萝。”
“什么意思?”
“就是供奉方式。如此圣物,作为当时的皇家,也需要用最正规的方式,供奉在地宫里。这种供奉的方式,就显示出当时唐代密教的基本特征。这地宫打开之时,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感叹到,原来唐密,是真的存在,是这个样子的啊。”
这不仅有学术意义,更重要的是,法师离开我们有一千多年了,他的佛法,一直在书本上,一直在传说中,一直在各种猜测与推理中。这次,却因为法门寺地宫的出现,它跟佛祖珍贵的舍利一同出现,这意味着什么呢?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