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是不倒单(第3/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和宗教经典有自己习惯性的话语体系,与实际意义,往往南辕北辙。比如对空性的理解,我们原来以为,空是指事物没有恒定和稳定的静止状态,运动变化,是空的全部理解。通过实修才知道,这是多么狭隘和渺小。”

    “这怎么说?”

    “至少,通过我自身的体验,空还有一种方法论的意思。其实方法论也不准确,准确地说,有实践上的真实含义。没有主体与客体的状态,就是空,因为已经超越了认识论,所以,以理论和语言来说,是不可知的。”

    我害怕又往哲学上扯,不得不赶紧把话题收拢。

    “你说具体事。”

    “好吧。看得出来,师兄的思辨水平不在我之下,所以也就不班门弄斧了。你的关注点,是我经过多少曲折才关注的。我在归于一的禅宗话头练习中,发现,当你真正处在心一境性之时,根本没有自我,也没有世界。那也是空的一种。”

    他所说班门弄斧,我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当他说到心一境性时,我发现,他的实际修为,比我高得多。因为,我连定境都达不到。

    但是,心一境性,可以推测的。比如一个人的极限是一,而我虽然只有零点五,但从零点一到零点五,这个过程,可以用连续性原理推测,达到完全的心一境性,应该是个什么面貌。

    其实,这种体验,也不是没有过。不学佛的人,也偶尔沾点边。比如射击训练时,屏住呼吸c预压板机,那时,你体会不到自己的存在,也没有预测子弹何时出膛,那就类似于心一境性。当然,离真正的定境还差得远,毕竟,此时你眼中有缺口准星和十环。

    “这么说,你已经进入定境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不,我还差得远。”

    他说了一个专有的佛教名词,我一时还不太理解,大概是真正禅定的境界吧。我不太好问,因为他又要开始说话了。

    “我只是偶尔忘掉了自我,忘掉了环境。我不知道,这是无记还是独影意识,所以,需要过来人加以指点。听说法露师和见性师都是过来人,所以,首先要从理论上端正态度,再在实践上寻求答案。”

    听到他如此诚恳和谦虚,我不得不赞叹到。“从大学到小学,你这个态度,值得我学习。”

    基本上谁都爱听奉承话,但是他却不一样。“你不要学我,我是瞎子,怕把你牵到沟里去了,那就是大罪过了。但是,这里的过来人,你倒可以跟他们学习。也许你是菩萨转世,比我成就或许大得多,况且我并没什么成就。”

    他反倒恭维我来了,我不上他这个当。“我理论没有你学得好,实践更不用谈,坐双盘都困难,现在还是单盘。”

    “盘得好不一定坐得好,坐得好不一定修得好。况且,来这里能够在庙里住下的人,都是有基础的,我听说,你是方丈,亲自考核过的,慧根当在我们之上。”

    什么消息传得这么快,方丈跟我说两句话,就是考核吗?我问到:“方丈就跟我说了两句话,那恐怕不是考核吧。”

    “哪两句,说说?”他显出很急迫的样子。

    我就把方丈的问话我的答话以及最后方丈对我的评价,复述了一遍。

    “这还不叫考核?这还不叫肯定?师兄,你果真是有慧根呢。”

    看到我茫然的样子,他解释到:“第一句话就不简单,方丈不可能见人就问的。这是祖宗里的话头,是对上上根器之人才用的。”

    我还是没听懂,这从我的表情上就看得出来。

    “你从哪里来,是禅宗里的话头。好多禅师,就靠这一个话头接引后辈。方丈为什么要把这样终极的话题把来问你?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我猜想,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你有可能有宿世慧根,方丈看你的言谈或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