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六十五、水镜(第3/5页)  不第村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到密室,却见里面确实没有任何人。仔细一看,发现粮食少了许多,死士酒依旧放在角落里。黄文和秋良熙各搬一大袋粮食出来。

    回到屋子里,大家知道没有什么收获,遂各自回房休息。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时分。黄文突然对大家道:“汉水之滨,黄金满城。金菊为记,乾坤为锋。一洞即开,天下纵横。”大家都愕然的看着他,黄文继续道:“我想起来这段话,既然民间都流传在汉水之滨,那么肯定就不在不第村里,很有可能在离村子近的汉水之滨。”鬼婆婆道:“文儿,你这样想是对的。只是,黄巢兵败关东,怎么宝藏会在这里?”黄文道:“不管宝藏怎么到的这里,我只想救出娘亲他们。”鬼婆婆突然道:“对了,宝藏在襄城肯定是有原因的。襄城地里位置绝佳,进可图中原与西蜀,退可自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黄巢藏这宝藏自然是为了图子孙后代他日能重立大齐,那么选择汉水之滨也不出奇。”黄文道:“既然在汉水之滨,那么,我想去打探打探。”何花道:“怎么打探?难道沿着汉水走,一直看到宝藏为止?”鬼婆婆道:“不失为一个办法。汉水虽绵延几千里,但适合藏宝藏又离不第村不会太远,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地方。”黄文同意她的观点,可何花却不想让他一个人去冒险。鬼婆婆道:“文儿,婆婆跟你走一遭。”黄文知道他辨识风水,江湖经验老道,有她一起肯定更有利。于是,留下伏魔剑给秋良熙,和鬼婆婆一人跨一匹马,出不第村。他还在自己马鞍旁挂着弓箭。

    黄文和鬼婆婆一路向西,大概一个时辰左右,即到汉水边。但见涛涛江水奔流不息,两岸青山丛林绵延不断。黄文道:“婆婆,自此而上两岸的皆是山坡丛林都是一般的面貌,都不适合藏宝藏。自此而下倒有很多悬崖峭壁,我们不如先向下而寻?”鬼婆婆道:“好,我们去弄一条船。沿汉水而下,两岸看得最是清楚不过。”于是,二人策马继续往下沿江走去。

    过一段路,见到前面岸边有一条渔船正靠在岸边,船上一白发渔翁正在整理渔网。二人下马走过去,黄文道:“老人家,能否借你的渔船一用?”白发渔翁看了看二人,道:“船是我的家,怎么借给你们?”鬼婆婆道:“老人家,我们给你银子,把马押在这里。我们就去下面看看,回来还船给你。反正你现在也在弄渔网,不用船也可以。如何?”黄文掏出一锭银子,在手里抛来抛去。白发渔翁见此,有点心动,毕竟,就凭这锭银子,都够他打一个月的鱼。再看看两匹马,高大俊美,肯定比这条渔船更值钱。黄文道:“老人家,你若答应,这锭银子给你当定金。回来再给你一锭。”白发渔翁当即答应下来。立即把渔网搬下船放在岸边,把自己日常要用的东西都搬下来,问道:“你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黄文道:“天黑肯定回来。”黄文和鬼婆婆把马系在岸边树下,给银子,立即上船往下游而去。

    此处水流较缓,黄文一边划桨一边观看汉水两岸。鬼婆婆道:“此处两岸还不是石头山,应该不会有所发现。我们快速到下面岩石山处,再放慢速度仔细看看。”于是,渔船快速下行,但见两岸青山往后更替,前面汉水迎面扑来,徐徐江风吹起,令人有一种想要飞翔的感觉。

    汉水一直顺流而下,过大概一盏茶时间,突然河岸转向东方,迂回处水流湍急,黄文立即掌控稳船舵,顺流而下。突然,但见右边悬崖峭壁上画着一匹白色大马,足有两丈高,五六丈长,其势正腾跃于空中,而其蹄下两三丈的悬崖上,似乎有高高溅起的水花。黄文见状,不禁高呼:“当年刘备马跃檀溪,原来即在此。那么,前面即是玉溪山,山前有水镜山庄。”鬼婆婆不知道他所说的原是三国典故,黄文自小接受不一般的文武教育,而老师最爱讲授的,就是三国的故事。虽然在襄城长大,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来观看传说中荐贤三分天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