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3/4页)  正在消失的未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可以算天才!”

    我坦白:“就是在陈家老宅打雷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电这个元素,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龙为什么这么罕见呢?”黄先生也忍不住问。

    “因为繁殖。”我再答,“通常来说,龙其实是个体行动的。龙群极其罕见,而个体行动的龙类因为其可以悬浮飞行,移动速度往往非常快。所以它们之间的通讯并不是通过声波,尽管我们的确可以听到龙吟。事实上,它们传达信息的媒介是超声波。低频的音波原则上可以覆盖整个地球的范围。所以它们才能彼此联系,进而繁殖。实际上,有些鲸类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一切从200年前人类发明无线电之后就结束了。从那时到现在,地球上的电波密度增加了无数倍。以往两头鲸可以通过整个大洋进行通讯,现在却一般只能传出几十海里,龙因为生物电的关系,对无线电波更是异常敏感。所以在巨大的干扰之下,它们越来越难以聚集在一起。繁殖机会也就越来越微茫。更重要的是它们会对电波产生反应。所以电波密度越大也即文明程度越高的地方,越难见到龙!反倒是一些边远的地方概率大一些。但矛盾的是,同时证据也就弱一些。”

    “那么为什么龙骨和龙珠可以令人体减缓衰老?”陈明达问。他已经把盛着龙珠的盒盖掀开了。

    “这还不能确认。”我迟疑着说,“但是姑且可以想象成磁场的连带效应,或者是一种辐shè。龙的生命力通常非常强。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呼,一个是‘真龙天子’,一个是‘万岁爷’,在神话传说里,龙通常也是几乎不死的。生命力这样强大的生物,可能直到它真的死去之后,骨骼上还会残存某种能量。至于是磁场还是辐shè,或者是放shèxìng,我还说不好。总而言之,大致就是这样吧。”

    众人都鼓起掌来。黄先生也不禁点头道:“虽然听起来仍然难以置信,已经是最符合科学的一种说法。”

    浩二清清嗓子:“那么我来补充。老大是怪物,这些东西,他竟然在几天里就能差不多想明白。当初日本人(他说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还是有点不自然)在新京整整研究了10年,结论也就是这么多。这还是因为他们从头开始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在10年之间,对马仁三一直得到仁科芳雄的亲自指点。而仁科芳雄的导师是波尔,可以说他连接着20世纪物理学界的所有顶尖人物。到1945年的时候,他们基本上已经搞清了老大说过的一切,也发现了龙骨的辐shè效应。但是对于所谓‘龙威计划’还是只有酒保太郎一个人死抱着不放。只是战局已经危急到所有胡说八道都可能成为救命稻草的程度,所以军部才打算试一试。当然,船被美国人打沉了。”他看了一眼“空白”,“空白”正在坏笑。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就又不同了。”浩二继续道,“1944年,二战正白热化的时候,一位叫做艾弗里的科学家发现了基因是由DNA组成的。1953年,沃森和弗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生物工程的热潮就此展开了。日本在生物工程方面,可以说成绩一向还不错。到了2008年,日本的生物科学家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冷冻动物克隆实验。简单说吧,这个成果表明,他们已经有可能复活一些已经灭绝了的生物!实际上日本掌握这项技术还要更早一些,他们不过选择2008年公布而已。”

    浩二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而我们也就在这个期间紧张地思索着。包括我在内,尽管我可以想象到龙的生存原理,但浩二这一堆近乎科幻小说的话实在砸得我有点找不着北。我偷眼看看其余人,除了陈明达完全没有感觉,他已经被浩二说晕了之外,只有金列科娃一脸yīn沉,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其他人都是如入五里雾中。我突然想到,重重拍了拍大腿。说道:“是了!他们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