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1/4页)  正在消失的未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去收东西!”

    这张光盘,就是浩二在这种情况下懵懵懂懂“收”回来的。

    浩二也一脸无奈:“我怎么知道?我一出门,就收到了这个包裹。话说老大,上面写的可是你的名字!”

    “那你不早说?”

    “说了也白说。”浩二说,“除了光盘,里边还有一张小纸条,写着‘一定要按顺序’。”

    金列科娃比较细心:“这个光盘上面写着A,那么应该还有B。”

    “当然有。”浩二弯腰换盘。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另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的清晰度,和上一段的差别很大,再高清不过,一看就知道科技水平是在向着高水平发展的。画面一开始,是一间简约的书房。一个人从桌子后转过头来,对我说:“冯兄!好久不见!”

    “陈明达?!”我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差点儿以为自己看错了。这个人,我认识。他是我大学时很好的同学,也是我家的世jiāo。他的父亲陈老先生,我小时候就见过。他们陈家在东南亚的产业规模很不一般。最初认识的时候,他曾经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从雅加达向香港跑的船,一半船上都有我家的人!”

    我差点怀疑他是包玉刚的子孙。

    陈明达这句话,也不算过分夸大。认真说起来,他不过是说香港与雅加达之间,一半的船上都有他家的人,并没有说一半的船都是他家的。实际上,他们陈家经营的是远洋航运的配套工程,主营船舶机械维修养护,以及特种航行器械的制造销售。东南亚来往的航船上,一半都有他陈家培育出的技工,的确不是虚言。正因如此,陈明达上大学的时候,才特地选择了海洋背景特别强烈的英lún学校机械专业,结识了同校不同专业,却同是华裔的我。

    当时人人都以为陈明达毕业后一定回东南亚接班做小老板。谁也想不到他这个勉强也算船舶子弟的家伙,毕业之后却去了内陆国家德国大众集团做工程师,专门研究四个轮子怎么在地上跑,与海洋风马牛不相及。

    毕业之后,我们两个人联系就渐少了。一晃匆匆数年,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已渐模糊。想不到突然出现在这张神秘的光盘里,真是出人意料。

    只听陈明达又说:“冯兄,自从毕业之后,一向久疏问候。听说你进了皇家海军,直到少校高位,现在又开起了私家侦探所,生意兴隆,四海闻名。没忘了小弟吧?我有件大事,想来想去,也只能拜托给你。冯兄,你还记得我父亲吧?”

    我当然记得。

    陈明达到英国念书之后,他的父亲陈老爷子也曾经不远万里来到英国探望儿子。那时候陈明达正与一位名门淑女郎情妾意,想不到老爷子过来一看,一言不发,拎起拐杖就把儿子一顿臭揍。晚上我们lún敦左近的华人给老爷子开欢迎宴会的时候,我坐在老爷子身边大气都不敢喘。幸好他律子虽严,对我们这些晚辈却还温和。那时对他印象就很不错,觉得这是一位既威严又慈祥的老人。虽然观念旧了些,却仍不愧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怎么陈明达几年不见,没有叙旧,而是一开口就对我提到他。我正琢磨这是什么情况,那边影像里的陈明达低沉地说:“我父亲过世了!”

    我不禁轻轻“啊”了一声,心中倍感伤痛。

    我们这些海外的华人,论起生活质量,比国内同胞虽然远远胜出。但羁旅异国,身若飘萍,孤单无助的感觉实在远远超出。所以社jiāo圈里的一些老朋友,彼此都很珍惜。想不到从此又少了一位可敬的老人。

    影像里的陈明达,也停顿了一会儿,这个影像的录制,无疑十分精巧。看得出是他精心准备,每说一句话,都刻意给我留出一些反应时间,而且时间都恰好与我所需要的吻合。虽然是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却仿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