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3/4页)  暗杀1905·第2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于汉历八月二十六日,在正阳门火车站乘火车南下,到上海坐英国太古轮船出洋考察。

    五位大臣乘坐的专列共有五节车厢,前面两节供随员乘坐,第三节是五位大臣乘坐的花车,第四节供仆役乘坐,最后一节用来装运行李。除载泽之外的四位大臣,提前一个多时辰便抵达了火车站,与送行的亲友、官吏们在月台上寒暄,仆役们则忙着搬扛行李,火车站人员密集,异常热闹。

    载泽出现在月台上后,送行的官吏们都围过来打招呼。载泽和四位大臣见了面,寒暄过后,便准备登车。载泽让随从留下来等后面的行李,然后与四位大臣你谦我让,相继登上了第三节花车,进入了花车的包厢。

    就在载泽进入花车包厢的时候,吴樾、张榕和杨笃生三人,也已经来到了正阳门火车站外。

    虽说清廷颁布了上谕,将立宪一事提上了日程,又精挑细选了五位大臣,派遣出洋考察,似乎对此事十分重视,甚至不少地方官绅还张灯结彩来庆祝清廷即将实行宪政,但革命党人却将此事看得十分明白。这种名义上的“立宪保国”,不过是清廷面对巨大压力时所玩的花招,是欺骗民意,是愚弄百姓,即便清廷真的立宪成功,最后保的仍旧是满人,而非亿万汉人。

    正因为如此,认为清廷“以yù增重于汉人奴隶义务,以巩固其万世不替之皇基”的吴樾,才执意要行刺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唯有这样,才能震慑清廷,才能粉碎清廷假立宪的yīn谋。

    最近这两年里,革命党人在各地制造了多起刺杀案件,各地官员都有些闻风丧胆,生怕哪一天灾祸便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此次五大臣乘火车南下,自然不忘多加防范。早在天未亮时,便有巡警冲进了正阳门火车站,将闲杂人等赶出站外,又搜查各处角落,以防有刺客提前潜伏。五大臣相继抵达火车站后,巡警们更是严格控制了各条出入通道,所有无关人等都不许入内。当吴樾等人抵达时,正阳门火车站外已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吴樾等三人与出洋五大臣非亲非故,自然被巡警拦在了火车站外。

    三人进不了火车站,只好守候在旁,想趁巡警分神之机,快速地混入。但火车站外人流密集,把守通道的四个巡警片刻也不敢分神。

    一直等不到机会,吴樾逐渐着急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吴樾往四周望去,试图另谋法子。

    他这一望,便望见两辆马车从人流中驶来,停在了火车站外。那是镇国公府上运来的两车行李。几个仆役跳下马车,将一口口箱子搬出,向巡警出示了镇国公府的牌子,便抬着箱子进入了火车站。

    吴樾又望了一眼马车,车上还有几口箱子没有搬出。

    吴樾看到了机会!

    他记下了这些仆役的穿着打扮,冲进街对面的一家衣裳店,买了一件蓝布薄棉袍、一双皂靴和一顶无花翎的红缨帽,并在换衣房里麻利地穿上了,对着镜子一照,已与镇国公府的仆役有七八分相似。

    “给我们再来两套。”随后跟进衣裳店的张榕和杨笃生,也打算依葫芦画瓢,假扮成镇国公府上的仆役。

    在张榕和杨笃生换衣服的时候,吴樾将杨笃生取出来放在一旁的zhà弹拿起,飞快地揣进了自己的怀里。

    “你做什么?”杨笃生的衣服才穿了一半,猛地将吴樾的手腕捉住。

    吴樾探头朝外面望了一眼,那群仆役已搬完一趟折返回来,陆续走出了通道。

    “来不及了。”吴樾挣开了杨笃生的手,快步冲出了衣裳店。

    “吴大哥!”张榕急忙将皂靴穿上,抓起衣架上的红缨帽,便紧跟着吴樾冲了出去。

    杨笃生的衣服才穿一半,急得直跺脚。等他慌慌张张地换好行头,三步并作两步地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