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不在乎。至于文聘、黄忠、黄祯三家来到,他也只是欣慰。最令孙翊开心的,莫过于蒋干还顺带了一个大神诸葛瑾过来。
诸葛瑾,字子瑜,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孙权称帝后,东吴第一任大将军。孙权对诸葛瑾非常喜欢,《三国志》记载,孙权曾对人说,“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这话就足以说明诸葛瑾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而且,诸葛瑾文武双全,精通兵法政事。又品德高尚,人品贵重。虞翻因为触怒孙权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求情。别忘了,诸葛瑾还有个牛x的儿子诸葛恪,后来可是掌握了东吴朝政的。
woquge
黄叙拱手道,“诺!”不过,却紧接着又道,“三公子,已到进药的时间了,咱们是不是这就过去。”
“呃~”孙翊被黄叙顶的这叫个难受哦,他相当鄙视的瞥了一眼黄叙,没好气的道,“走!”
黄叙过来搀扶着孙翊,两人几乎并肩走出了大帐。而刚出来,就看到玉瑶已经在朝这边走了。孙翊无奈的摇了摇头,再次就范了。
孙翊这边吃苦药,而百姓那边听说了孙翊的命令后,莫不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可以说,汝南的百姓自从来到六安后的这几日遇到的事情,让他们感觉似在梦中一般。原来他们遇到的都是打砸抢烧的军队,即便是所谓的官军,也做着同样的事情。然而现在的庐江,居然有一支军队,在为他们盖房、做饭、打猎等等,实在让这些百姓有些不敢相信。即便是做戏要表现爱民如子,这也太过了些。况且,孙翊还是个孩子,对于百姓而言,肯定比那些留着胡子的官员更能让人相信。
不管怎么说,反正现在汝南的百姓已经彻底的与庐江,确切的说应该是与孙翊绑在了一起,这也在后来被证明是孙翊的高明之处。
这边是军民一家亲,可松兹大营那边却出现了某种不和谐的声音。
诸葛瑾领孙翊之命,率三千猛虎军前往松兹接掌大营。徐盛作为当年的侍卫没有什么异议,孙礼作为孙氏族人更不会对孙翊的任命有什么意见。唯独魏延这个历史上就眼高过顶的家伙很不配合。
诸葛瑾接掌大营,擂鼓聚将,安排完工作后便离开了。
而魏延则是拉着徐盛,非要和徐盛交流兵法。徐盛无奈,就同魏延去了左嵬军的大营。
进的帐中后,魏延屏退左右,低声对徐盛道,“副帅,你怎么不向三公子争取一二呢?难道就因为他是孔明的兄长,便能鸠占鹊巢吗?”
徐盛闻言眉头一皱,道,“文长兄,三公子对于我们不止一次的说过,军人的最高天职是服从,必须令行禁止。如今诸葛大帅携令而来,我们自然要好生配合,万不可多生事端。况且,三公子到如今何曾走过眼?即便是你魏文长,不也是三公子提拔起来的吗?再说了,大帅初到,许多事情还要我们多加帮助。莫要忘了,江夏黄祖与我们可是有切齿之恨的。虽然两番被我军击败,然实力犹存。若是被他们得知松兹将帅不合,军心不稳,吾恐黄祖会趁虚而入,与我不利。到时,咱们辛苦打下的大好局面就会付之东流。文长,你觉得那些死去的弟兄们会怎么想啊?”
魏延越听,脸越红,到最后深深的垂下了头。他是一个服从强者的人,更是一个尊敬强者的人。所以,对于诸葛瑾的“空降”到来,觉得有些不舒服。但听完徐盛苦口婆心的劝慰后,他冷静了下来。
魏延道,“副帅所说乃金玉良言也。唉,我也是一时不悦,险些给三公子添了麻烦。多谢副帅开解,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徐盛摆了摆手道,“文长啊,咱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以后非正式场合还是直呼吾姓名便可。只要你想开了就好。对了,你没听大帅说吗,袁术欲反,而我庐江与之相距太近,到时免不了要刀兵相见。咱们得好好准备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