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回 求圣旨终欲返乡(第2/3页)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先迁往安全之处,再行封赏之事。望陛下明鉴。”

    曹操听了孙翊的话非常意外,心道,“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何上赶着把皇帝往我身边推,难道他真的没有夺功之意?”

    献帝可没这么多想法,一听孙翊的话,立刻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尴尬处境,连忙道,“三郎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曹爱卿,朕欲往爱卿辖地暂住,可否?”oqugeco m

    孙翊这话说的很有深意,不再说让曹昂执掌豫州,而是让曹操另请高明。曹操多精明的人,岂会听不出来,想了想道,“这样吧,豫州刺史一职暂且不急,吾表奏李通为汝南太守,让他名正言顺执掌汝南。豫州一地,吾暂代管之,不知三郎意下如何?”

    孙翊点头道,“皆听世伯安排即可,小子并无意见。”

    曹操心道,“就你还说没意见?真是阴险奸诈。”

    实际上,孙翊对曹操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心中暗骂,“老狐狸!虽然让李通执掌汝南,却又自己暂代豫州之地,等于名义上还是曹操的地盘。到时他腾出手来,想要收回的时候就是名正言顺的。不过,哼,到时候再说吧。”

    双方并无多话,也就如此了。孙翊又对戏忠道,“志才先生是随小子一起回庐江养病,还是奉迎天子后再去?”

    这件事情可是说到曹操的心眼里了,不等戏忠回答,曹操先急着说,“志才。此间已无多少事情需要你谋划,你可与三郎一起动身,回返庐江。万事有我,勿需担心。”曹操边说,边给了戏忠一个眼色。

    戏忠当然能听出曹操的话里有话,也不多说,只是朝曹操拱手一礼,然后对孙翊道,“何时动身?”

    孙翊朗声道,“明日可否?”

    戏忠点点头,道“那我去准备一下,明日咱们启程。”

    孙翊拱手应允,准备离开。但是曹操却把他叫住了,阴险的笑着道,“三郎,是否还忘记了什么?”

    孙翊很奇怪,茫然不知所措。

    曹操看着孙翊吃瘪的样子,贼笑道,“当日子修从我这里弄走三千匹战马与你,你可是答应了以什么来换吗?”

    孙翊这才想起了当时和曹操的交易。曹操看到孙翊给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写了诗作,也非要孙翊写一首给自己,说是不能厚此薄彼。孙翊当时为了那些战马也就答应了。本以为过去之后,曹操就忘了,没想到这老狐狸居然还记着。

    孙翊很无奈的看了看帐中诸人,心中郁闷不已。“自己这可是掉进狐狸窝了。”他想了想道,“不知世伯志向为何?”

    曹操听罢,沉吟道,“大丈夫当学卫、霍,封狼居胥,驰骋大漠。吾只想百年后,墓碑留名`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余愿足以。”

    孙翊躬身一礼,道,“世伯高风亮节,人所不及也。小子钦佩之至。既如此,小子以诗词一首,敬献世伯,还望世伯笑纳。”

    曹操颌首笑道,“好,就让老夫看看孙三郎手段。”命人取来笔墨绢帛。

    孙翊看了看绢帛道,“还望世伯请人取长点的绢帛来。”

    曹操闻言,欣然同意,又命人取了一丈帛绢来。

    只见孙翊运笔成风,便写便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到这里,孙翊忽然停了下来,长吁一口气,又朗声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商汤周武,略输文采;秦皇汉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冒顿单于,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言罢,收笔。转身,离去!潇潇洒洒,风姿绰绰。

    帐中诸人仍然沉浸在震撼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