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灰飞烟灭(第2/3页)  新京喋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研究室,听说是研究害虫和昆虫毒害农作物的。

    经过搬迁、扩建,1941年秘密的第100部队成立后,根据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及关东军司令部兽医部的指令,进一步加强了研究和实施细菌战的业务活动。

    第100部队,其规模略小于第731部队。在长春孟家屯的本部营区,占地东西1里,南北2里,全员1200余人,多时达1500余人,配备足够的细菌学、生物学、化学、兽医学的专家学者,从事烈性病菌和毒药的研究和制造,用家畜、植物和活人当作“实验品”,进行各种病菌的传染实验,以研制大量杀害动植物和活人的毒菌武器。该部队的日常经费由陆军省提供,细菌武器研制费用由关东军司令部从机密费用中开支,合计一年160万日元左右。本部以下设总务部、4个研究生产部和教育部。

    本部的总务部,除负责第100部队总务、后勤、医疗、卫生等工作外,还设置了一个种植实验场。

    第一部,为其实战研究部门,以下又分为若干分部。通过细菌和病毒的实验,来确定鼻疽、炭疽、传染性贫血及植物病毒的效能和传染方法。同时,每年都要在安达特别实验场等地进行“实战演习”,以寻求研制出大批使炭疽菌、牛瘟和羊瘟病毒及各类毒药成为进行细菌战的最适宜的武器。

    第二部,是该部队的主要部门,负责各种细菌、病毒的研究和制造。下设细菌、病理学、实验动物管理、有机化学和植物学等五个分部。其细菌学分部从事炭疽菌、鼻疽菌的研究工作,并研究和大批制造牛瘟、羊瘟两种病毒。植物学分部研究细菌毒害或传染植物的方法。1943年10月,又决定增设第六分部,任务是大量增殖炭疽菌、鼻疽菌和锈菌,并在地下特种仓库内保存这种细菌。

    还有制造血清疫苗的第三部,负责饲养动物的第四部,负责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第五部。第五部,是教育部,又称531部队。关东军的兽医下士官候补生,一直由第五部负责教育,1943年以后,关东军的兽医干部候补生,也不再由东京陆军兽医学校培训,而改由第100部队代培。毕业后,由关东军统一分配到各军团去工作。

    另外,第100部队还先后在大连、海拉尔、拉古、佳木斯、四平设有5个支队,并在关东军各军团设置兽医部队,配合第100部队的细菌战活动。

    第100部队与第731部队一样,建筑非常庞大,戒备十分森严。据原东北医大卢田广之的证词,“该部队所征用的劳工都是在指定的地方,来做活的”。王庆有在第100部队当过10多年劳工,他说:本部右前方有一座三层的高楼,由这座楼中央竖起一个高插入云的白烟囱,这个地方是中国人的禁区,“拦有铁刺线,站在旁边往里看一眼都不行,如果让日本兵发现,开枪就打”,因为这里是100部队的要害部位第二部,有庞大的细菌实验室和炼人炉。原第100部队工作员三友供认:该部队设有“军人禁闭室”,是在第二部的地下室里,两个连接的小屋,每屋4米见方,有两层保险门,门高不足2尺,宽1.5尺,墙上有用软木做成的隔音装置,这两间小屋的对门是化验室。本部的后边也有这样的小屋。每间小屋至少监押着30~40人。实际上,它并不是“军人禁闭室”,而是监押准备做细菌实验的中国人的监狱。还备有3辆特别囚车,经常从外边把“囚犯”秘密地运进来。在本部西北不远处,是“牲畜掩埋场”,有东西约半里、南北约1里那样大,不仅埋实验致死的牲畜,而且将细菌实验致死的人也埋在这里。

    它与伪滿卫生机构的关联

    第100部队与第731部队及伪满卫生机构,在细菌战研究指导、交流、配合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第100部队由关东军司令部以高桥隆笃中将为部长的兽医部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