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其所生子孙世守之,之后朝廷不再发放禄米。”
“当然,即使恢复洪武九年的制度,也需要调整亲王岁供,五万石仍然过高,按照这个标准,先帝的二十一王,陛下的五子,就需要一百三十万石,宝钞六十五万贯,折合银圆一百三十万圆,这还只是俸禄而已。”
“而在洪武二sbnn,在户部尚书郁新的建议下,先帝调整了王公岁供之数,就是如今的情况,先帝还将其定为永制,后世不许修改。”
“比较这两者,在今天,如今的制度好一些,但在将来,洪武年要更好。”
“不过臣以为,这两种方法都不算好,所以臣另外想了两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降爵徙封,即亲王降为郡王,郡王降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降为奉国将军,以此类推,这种方法是参考洪武九年的情况,略作调整得到的。”
“第三种则是仿照汉朝的制度,将藩王分封到一地,取当地赋税供养之,朝廷不负责藩王的俸禄。当然藩王的封地不能在两京十三省,而应该在新拓之地,如蒙古c东北c朝鲜c倭国等地,这样藩王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国之屏藩,于国c于王c于民都是有利的。”
“陛下,臣言尽于此,恭请陛下圣裁!”
说话间,练子宁跪倒,伏在地上。
大殿中冷场了。
练子宁的第一个方法,让众人眼前一亮,觉得不错,但是很快,练子宁指出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花钱太多,比现在还多。
至于其他两个方法,众人虽然有模糊的想法,但根本不敢宣之于口。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一旦传出去,得得罪多少藩王啊?
想到这里,齐泰c卓敬不由得有些羞愧,自己不如练子宁,不如啊!
这真是忠臣啊!
朱允炆如是想。
“练爱卿快快请起!”朱允炆亲自走下来,扶起练子宁:“来人,快赐座!给练爱卿赐座!”
“陛下!陛下!臣不敢!臣不敢!”
练子宁有些感动,眼中泛起泪花。
“不,你坐着!”
朱允炆拍了拍练子宁的肩膀,然后反身坐到龙书案上,道:“解缙,立刻拟旨!”
“是!”
“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心胸坦荡,忠于国事,特加封太子太傅,兼任詹事府詹事!”
“练爱卿,望你如待朕一般辅佐太子!可好?”
“谢陛下隆恩!子宁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恩!”
练子宁感激涕零,跪倒在地。
“好了,起来吧!”
练子宁起身,感觉身上热血沸腾,直直盯着皇帝,等候皇帝吩咐,所以他没有注意到身边人的眼神。
太子朱文奎的太傅最开始是黄子澄,之后换为卓敬,现在又换成练子宁,前两任太傅岂能那么平静?
“诸位,练爱卿的想法很有见地,给朕打开了一些思路,朕也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新辟之地,宗室镇守,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这也是昔日周朝开疆拓土之意,当然具体如何实施,还要仔细商议一下。”
“至于新辟之地,朕有一些想法,蒙古c东北c朝鲜c倭国,都需要亲王镇之,但是你们的目光也不要局限于此。”
“上个月,琉球请求内附,朕打算将其王族内迁,换亲王镇守。”
“另外南洋,甚至美洲,都可以考虑!”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早。”
朱允炆兴奋的挥舞着拳头,站起身来:“另外,降爵徙封的事情,也可以考虑一下,当然,宗室的体面还是要的,即使没有俸禄,也要有帮助其安身立命才行,一定数量的土地还是需要的。”
“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