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要去朝鲜(第2/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否告诉我,朝鲜到底有什么好?非要出动大军征讨,得到了朝鲜又如何?对我大明有何益处?”

    “难道,”周新的声音突然变得激昂起来:“难道陛下不知道山东乱后,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c无家可归,教匪肆虐过的青州c即墨c诸城等地,百姓已经十不存一,形如空城,难道不知道无数百姓正在嗷嗷待哺,等着那一口赈济粮?本官作为山东赈济灾民的钦差,整日为粮食的来源发愁,今天到了登州,却发现大把大把的粮食,正被运往朝鲜!”

    “杨大人,”周新回过头来,双手抓住杨荣的胳膊:“杨大人,你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到底是为什么啊?”

    说完,周新松开杨荣,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听着周新如同一个孩子一般的蹲在地上哭泣,杨荣不由的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周新办案能力很强,做事情认真踏实,而且非常清廉,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太较真,他认为对的事情,会不顾一切去做而他认为错的事情,就会全力贬斥。粮草的运输目的地,没有人敢擅自更改,一定是经过陛下的首肯,周新很不满,但他又没法直接指摘皇帝,所以才闹了这么一出,将他的想法发泄给自己听,其实是想通过自己向皇帝谏言,只可惜杨荣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但是杨荣也不能放任周新一直哭着不管,所以他先屏退了所有人,然后将周新拉起来,扶到亭子中坐好,先递上手绢,然后给他倒了杯茶:“周大人,不必如此,山东的赈灾出乱子了吗?”

    周新用手绢抹了抹眼睛,摇头道:“目前倒还好,本官只是有感而发,一时失态了,让大人见笑了!”

    “没什么!大人心系灾民,一心为公,毫无私心,是纯臣的典范,也是下官的楷模!”杨荣连忙否认,还顺手送了几顶高帽给周新戴。

    不过周新如同没有听到一般,而是抬起头望着杨荣:“杨大人,朝鲜真的值得付出这么多吗?”

    “在陛下的构想中,值得!”杨荣毫不犹豫的接口道。

    “为什么?”

    “周大人为什么认为不值得?”杨荣盯着周新的眼睛,目光锐利无比。

    “先帝曾云: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鲜的情况就是如此,其土地贫瘠,百姓孱弱,本官担心以后民乱不断,大明会不胜其扰,得不偿失啊!”

    “呵呵,周大人,你了解过大明十三个布政使司的结余情况吗?”杨荣看着周新认真的样子,不由得笑了笑,道。

    “这个,本官不了解!”

    “周大人,我们大明的十三个布政使司当中,只有应天c浙江c江西c四川c河南c陕西c山东这六个布政使司,是有结余的,其他的七个,都是需要从别省调入,无法自给自足!难道这些地方都要放弃吗?”

    “这能一样吗?”周新愣了一下,却立刻反应过来:“其他各布政使司,有的地处北疆,是抵御蒙古的前线,不可能放弃另外的地方土司横行,朝廷征收的赋税很少,但如果不征服这些地方,不降服当地的土人,这些人就会袭扰我大明腹地,会”说到这里,周新突然反映过来,他指着远处的船,涩声道:“难道,陛下平定朝鲜,也是”

    “是的!”杨荣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面对着大海,张开双臂:“陛下在下一局很大很大的棋,东北c蒙古c朝鲜c倭国,其实都是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陛下才会花费这么大力气,和朝鲜撕破脸,就是为了稳定东北,同时取缔倭寇,保护我大明的海上运输线。”

    望着杨荣的背影,周新神色有些激动,但同时也有些黯然,他站起来,走到杨荣身边:“这些能做到吗?蒙古c朝鲜c倭国,历朝历代不乏明君圣主,也不乏名臣良将,却从未做到!陛下真的可以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