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之后,经过多年摩擦,确定了大唐和新罗的边界,基本上和汉四郡差不多,大同江以北归唐,大同江以南归新罗。
之后的辽、金、元版图也基本都是如此,朝鲜的本土王朝只占有朝鲜半岛南部。在元末大乱时,高丽攻克了双城总管府,甚至想再次染指鸭绿江以北,即中国东北地区,负责进攻的大将李成桂从威化岛回军,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李氏朝鲜。虽然其表面上臣服明朝,但却逐步将势力推进到鸭绿江下游流域,威化岛也被其占领。
当罗克宁登上威化岛时,威化岛守军并没有反抗,罗克宁也没有为难他们,所以明人登上威化岛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鲜首都开城,到了实际掌权者靖安君李芳远的手中。李芳远闻讯后,立刻召集心腹到府中议事。
李芳远是李成桂第五子,今年三十二岁,文武全才,英果聪毅,十六岁时考中高丽朝的进士,又在父亲李成桂起兵过程中屡次立下功勋,当年李成桂自威化岛回军夺权时,李芳远当时为典礼正郎,保护其母韩氏、庶母康氏、七弟李芳蕃、八弟李芳硕以及三个妹妹逃亡;后又刺杀高丽朝重臣郑梦周,为父亲李成桂称王扫平了道路。可是好景不长,李成桂钟爱续娶的康氏(神德皇后),立其所生的幼子李芳硕为世子,这种可耻的行为却得到了李成桂亲信重臣郑道传的支持,郑道传认为国乱靠雄主,治平靠贤臣,所以他将屡立战功的李芳远等人视为国家的不稳定因素,打算清理掉他们。
可是李芳远却先下手为强,与其同母兄弟联手,杀死世子李芳硕、郑道传,逼迫李成桂让位于二子李芳果,但李芳果只是个傀儡,喜欢在宫中玩击球游戏,据说水平还不错。从那之后,李芳远就掌握了朝鲜的实权。
李芳远多次出使明朝,在大明名声不错,甚至有“朝鲜世子”之称,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称呼激发了他的野心。洪武二十六年,李芳远再次出使明朝,路经北平时,曾经与燕王朱棣交谈甚欢,逗留多日,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下旨斥责朱棣。不过也不奇怪,李芳远和朱棣性格相投,头生反骨,喜欢自力更生,都是父亲不给亲自动手抢的性格,也难怪他们难舍难分了。
正当壮年的李芳远身材清瘦,似乎一阵风就可以吹倒,以至于当年出使明朝时,还有人担心他无法承受奔波之苦,不过事实证明,他瘦弱的身躯里,有一颗奋发向上的灵魂。biquge5200
李芳远只找了两个人议事,一个是领议政大臣李舒,一个是其亲信,掌管其卫队的卞仲良。两人赶到后,听了李芳远的描述,都感到有些棘手。
卞仲良允文允武,对李芳远非常忠心,他思索了一阵子道:“大君,这件事情不可等闲视之,如果我们没有反应,明军就会步步蚕食,如果我们反应过度,恐怕就得和明军开战了。”
“开战不可取。”李舒皱了皱眉道:“大君,如今明朝不仅平定了内乱,还重创了蒙古,正是士气正盛之时,如今驻军辽东的都是平叛新贵,不可小视啊。”
“平叛新贵?”卞仲良嗤笑一声:“下官不敢苟同。虽然大君对燕王评价甚高,但在整个平叛过程中,燕王连战连败,和大君的雄才大略相比,差之甚远。而这些平叛新贵不过是幸进之辈,能力我看也就一般般。”
“不可能,能击败燕王,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李舒摇头道。
卞仲良还要争论,李芳远却抬了抬手,阻止了卞仲良的发言,沉声道:“洪武二十六年时,本君在燕王府待了五天,本君并不怀疑他的才能,所以本君也有些奇怪,为什么会那么容易败在皇上手下。”
“那大君的意思呢?”
“根据情报,朝廷二月初派户部侍郎卓敬、鸿胪寺少卿白望儒来朝鲜出使,但卓敬行动迟缓,三月初才从沈阳启程,由新任铁岭卫佥事张辅帅五千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