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建文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今天的太阳升的似乎格外的晚,惊吓了一夜的北平百姓,自然希望黑夜快点过去,可对黎明却有一种异样的惧怕。
天还蒙蒙亮,住在同福里的王大壮就被一阵锣声唤醒,直到天亮才迷糊了一阵子的王大壮却立刻起身,扒开门缝往街上看,就看里长孟老汉正在街上叫唤:“起来了,起来了,燕王起兵靖难了,所有人都赶紧出来,听听燕王的檄文!”
大壮的媳妇也没有睡着,听到里长的话,有些害怕的道:“当家的,怎么办?要不别出去了吧。”
大壮叹了口气,强笑道:“不会有事的,叫上福娃,一起出去听听孟里长说些什么。昨晚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去听听吧。”
大壮媳妇抱着儿子福娃,跟着大壮出了门,来到坊里的空地,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台上站着孟里长,身边是一个文官和几个军士,眼尖的人甚至看到一个军士的刀鞘上还有血渍。
待人到的差不多了,孟老汉敲了敲了锣,大声道:“各位乡亲父老,老汉在这里和大家交个底,朝中出了奸臣,要谋害燕王爷。燕王爷大怒,斩杀奸臣,这就是昨天晚上大家听到的声音。另外为了让皇上知道燕王爷的冤屈。燕王爷根据太祖皇帝的旨意,起兵靖难,要到京师去祭拜太祖皇帝的陵寝,再向皇上说明原委。可是朝中奸臣实力太大,要出大兵来阻止王爷进京,王爷不得已,号召大家踊跃参军、捐粮。王爷承诺,立下战功都会得到封赏,现在捐的粮食,会加倍偿还。”
里长讲完,那个文官接着出来念了檄文,可是大家根本听不懂。只是,大家都明白了一件事,要打仗了,王爷要打到南京去,要征兵征粮了。
最后王大壮选择了参军,因为不参军不行,燕王的征粮队征走了家里的余粮,如果他不去参军,就得在家里饿死。他参军之后,征粮队给他家留了一些口粮,足够媳妇、孩子吃饭了。
总之,北平城立刻变了个模样,粮食实行配给制,人民踊跃参军,一天下来,燕王增加了五万军队,拣选精锐,得精兵两万,其余编入守卫军队和辎重兵。
北平城门口悬挂着宋忠、谢贵等人的头颅,门旁贴着靖难檄文,门口还有士兵,不停的喊着:“朝廷奸臣当道,要屠杀北平百姓,燕王起兵靖难,保一方水土平安。”可是过路的百姓却匆匆而过,不敢与士兵对视。因为士兵如果发现体质壮硕的百姓,就会拦下来,令其去当兵,如果不愿意,就会以叛逆的罪名处死。m.woquge
首先王度在朱允炆的示意下,拿起指挥棒指着地图道:“目前所知道的最新消息是九月二十五日晚上的,是北平都指挥使宋忠的卫队长匡毅送出的情报。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九月二十五日下午,北平布政使茹瑺请宋将军去府中议事,然后......”
王度大致叙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形,这一切震惊了所有了。光天化日之下,北平布政使、按察使刺杀了北平都司,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念头,却不敢说出来。
看到大家的顾虑,朱允炆笑了笑,道:“诸位,朕来评价一下这个事情,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
“这件事的起因是茹瑺和陈瑛两个人联手做了个圈套,刺杀了都司宋忠,然后府外有骑兵、弓箭手杀灭了所有的都司卫队,卫队长匡毅侥幸逃出,向朝廷告急。对吧,朕的描述没有问题吧。”
“皇上圣明。”
“首先朕觉得茹瑺、陈瑛杀害宋忠不是要自己造反,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必然受人指使。对了,刘振,派人去刑部、大理寺传旨,抓捕茹瑺、陈瑛的家人,等两人反叛的消息确定后,立刻明正典刑。”
“是!”
“对了,宋忠的家人可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