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詹事府的交锋(第2/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茹常等人,沉默了一下,道:“工学院设立撤销都是大事情,不可能一言而决。工学院这一年多以来对工艺有诸多改进,严尚书,你来说一下具体情况吧。”

    “是,殿下。”

    工部尚书严震直走了出来,先向朱允炆施了一礼:“殿下,臣要说的属于朝廷机密,请殿下让三品一下官员在院中等候。”

    朱允炆抬手道:“准奏,除东宫属官外,三品全部官员全部退出大厅,关上厅门,门口加双岗,任何人不得乱闯,也不得偷听。”

    “是。”众人领命退出,大厅立刻变得空旷起来。

    朱允炆招了招手,命人搬来了椅子,让每个官员都坐下,众人感谢,落座。

    得到朱允炆示意之后,严震直咳嗽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大人,工学院自设立以来,所有的成果下官都是清楚的。”

    “首先,是制造了水力机械,其中水力锻造机已经在工部铺开使用,可以加工更轻便、更坚韧的盔甲,这次也装备了出塞的大军,这一点茹尚书应该知道的吧。”

    茹常黑着脸,点点头。

    “还有,工学院研究出了虎蹲炮,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可以用于对抗骑兵、步兵、攻城和守城,这一点茹尚书也应该清楚吧。”

    严震直一点点的将工学院的成果罗列出来,震惊了现场的所有人,比如水力研磨火药、水力榨油、水力脱壳、水力纺织、新式纺纱机、新式织布机、水泥等,还包括最近的四轮马车等等。

    最后严震直补充道:“不仅如此,根据殿下的命令,工学院正在改进炼铁、炼钢的工艺,之前制造的玻璃的技术经过一定的改造可以用在炼钢上,只是炼钢的钢炉要大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工部已经在马鞍山附近找到了铁矿,工学院的工匠已经到那里去做前期的研究。”

    “所以,本官认为工学院不能裁撤,下官很钦佩殿下这种集合最优秀的工匠进行研究、技术攻关的办法。大明能够造出更多的铁器、织出更多的布匹、种出更多的粮食,那么大明的子民就可以安居乐业,大明的军队也将所向披靡。诸位大人,都是朝廷重臣,怎么能如书生腐儒一般,人云亦云,没有实际调查过工学院的功绩,就妄下断言?”

    说到这里,严震直转身跪倒在地:“殿下,臣不支持撤销工学院,相反,臣还认为应该扩大工学院的规模,这才是我大明之福啊。”

    “臣附议。”“臣也附议。”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杜泽也表示支持。

    朱允炆心中大喜,如果不是严震直说明,自己还没有想过工学院已经做出了这么多东西啊。他赶紧走下来,扶起严震直、郁新和杜泽。

    然后坐回去,看着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冷声道:“诸位,严尚书的叙述大家都听到了吧,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啊?”

    茹常跪在地上,冷汗直冒,他能感觉到上面的皇太孙、站着的同僚、身后的属下都在盯着自己。他发现自己有些鲁莽了,直接提出裁撤工学院,想迈个大步,却栽了一个大跟头。

    茹常思索了一下,伏地道:“殿下,臣贸然提出裁撤工学院,却不知道工学院竟然如此重要,臣鲁莽了,惶恐不安,请殿下责罚。”m22ff.

    朱允炆用手拍了拍额头,真切的感受到无奈,自己很尊重方孝孺,他人品正直,非常有才华,而且在后世为了自己搭上了自己的家族,他和齐泰、黄子澄不同,是完全有机会活命的,可他却为了心中的“道”舍弃了这一切。想到这里,朱允炆走下座位,要扶起方孝孺:“希直先生,你起来吧,今天这个时候真的不合适,就当孤求你了,行不行?”可是方孝孺就是不起来。

    就在这时,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都回来了,他们已经劝走了所有的官员,虽然有些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