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十四 溃散(第1/2页)  朝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陶德曼最关心的和谈问题也不再被拒绝,国民政府已表示,进行必要的磋商后将尽快回复。

    陶德曼得到多日努力的成果有些压抑不住的欣喜,可深刻了解日本人的杨毅知道:强盗进门和没进门,要的价码从来都是不一样的,此刻内阁即使能答应,但陆军那些蛮子如今已是摆开了架势,没有遇到阻挡怎么可能停得下来。

    这也是杨毅到了日本之后才慢慢搞明白,为什么日本军人有那么大的胆子会把政府的话当耳旁风,甚至跟政府对着干。这都是日本的军事二元制造就,军队在政府的最高领导(陆相、海相)并不是首相推荐,相反按照日本宪法规定,陆相、海相的出任人选必须是现役军人,否则内阁无法组阁,只能推倒重来。所以政府做不了军队的主,军队效忠的也不是政府,军队只效忠于天皇。故而当大批陆军登陆后,只怕政府也只能跟着军队走了……。眼下谈和只能寄望于国民政府军能依托构建的国防工事阻挡陆军的步伐,才有可能出现。“大使先生,以目前形势看,陆军那些蛮子刚刚登陆成功,气势正盛,不遇到阻挡他们是不会同意谈和的。这样的话,战争势必难以自拔的深入进去,我们只有看苏俄如何摘桃子了。”

    陶德曼轻轻拍了拍杨毅的肩,反而安抚道:“桑尼,任何想走的路总避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我们既然相信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当然得坚持下去,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

    “大使说的是,受教了。眼下苏俄的态度和迹象至关重要,不知大使可有了解?”m.woquge

    “桑尼,你的军事观察力很敏锐。没错,国民政府不仅对前线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惨重的伤亡和匆忙的撤退命令让部队有些溃散,连政府都有些信心不足,开始在酝酿迁都计划,各国政府代表也忙得不可开交。可只有一个国家的态度让我们德日都共同心焦,也是我们调停工作的关键因素。我已经听说了,他们即将随国民政府先期搬迁的军事机构撤到武汉,估计是协调安排对华军援的工作。我准备跟着去看看。桑尼,你应该也很想去跟他们接触下吧?”

    “那是当然,这件事很大,我必须要向海军部报告。但大使放心安排,我有绝对的信心说服海军同意我这么做。”当然,杨毅心里想的跟大使所认为的可就南辕北辙了,自己关心的是苏俄是否有出兵的可能,哪怕有些出兵的迹象对中国目前的溃败、日军的进攻都能产生大大的影响。可这还不是唯一的重要理由……

    真正的关键是:云子事件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这几天杨毅没有跟其他小组联络,也没有走出大使馆,只能从报纸和陶德曼口中了解外面的情况。在昨天的一份报纸上,终于发现了回归祖国的桥:“全民共同抗日,群众热情高涨。……******率****军事代表团赴武汉共商抗日大计……”。

    附图上那个正在激昂宣讲抗日的人立刻让杨毅眼前一热,这不是“伍叔”吗?短短不到一年的邻居生活,他让自己明白了这个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为什么国家久久不能富强,他对未来的憧憬也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振奋,怪不得他们那群人总是能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用生命去捍卫理想。此刻他们那群人已经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是我们民族可以依靠的力量,更用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仍不屈不挠,宁可放弃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的精神证明了他们是我们民族在这场存亡抗争中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人,首先是自己这样确定了:伍叔是自己回归母国最可信赖的桥……,武汉一定要去,还要尽快去。惨重的伤亡伴随的却是一步步后退,现在还面临着被人分进合围的危险,国民政府军已经有了溃散的迹象,士兵人心的溃散难免也传染到执政者那里,万一面对兵临城下,国民政府那么一哆嗦,自己可也陪着他们做了民族的第一个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