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章 来自于西域的订单(第2/3页)  唐朝生意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腻,泉州城内有不少西域商人,了解此类人的生活习惯。

    由于有了活牛现场宰割,一些类似如牛肉羹的当地民间小吃食,这些穆斯林就能接受了。

    可见刺史府相关人等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为这些万里外远来贵宾,招待得尽心尽力。

    泉州另外的特色美食实际上还有狗肉与肉粽,可惜这两类属于穆斯林忌讳之物。

    福建茶叶可以鼎富盛名,海外客商汇聚于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着茶叶而来。

    而泉州为所有茶叶产地生产商最集中的古有商埠,李之自然不能枉来一趟。

    就在酒宴上,他便得到相关官员的供应保证,更是立即安排人收集货源样品,以便李之抽样下订单。

    李之前世最喜欢安溪铁观音,铁观音是名茶之一,属乌龙茶,是闽南乌龙的代表之一。

    此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能在此地购得原产地最正宗极品茶,是他来此间的主要心愿之一。

    或许刺史府早对李之的这种偏好有准备,不消半个时辰,居然召集了近乎泉州最大的几家茶叶商家。

    李之当即嘱咐人安排来人就座,瞬间就与这些人很投入地交流进去。

    其中有一家商户,本身就是安溪当地传承几代的铁观音茶农出身,更是随身携带来被当做贡品的顶级品种。

    观音韵,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酸有甜、有深藏不露、有霸气逼人、有温文雅而、有婀娜多姿。

    千万种、无穷无尽,皆是观音韵,就好像大海里的鱼类,都叫作鱼,但品种繁多,目不暇接。

    安溪铁观音的韵味观音韵亦是如此,被即使冲泡上的顶级贡品铁观音,仅闻其如梅似兰的香气,李之便知不虚此行。

    原本此位商家还有些自恃,待得李之道出为皇上采购,那人顿时就放下了架子,态度那叫一个恭谨。

    在当时年代,没有人胆敢抬出当朝皇帝名号办事,即使是宫内最得宠的宦官内侍,也只敢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混蒙态度。

    哪里像是李之这般,大张旗鼓的打出高宗旗号。

    那位商人名曰陈高明,与本地林氏茶农家族,号称唯有的最古老母树传承,两家母树大红袍,就是李之前世现代一样鼎鼎大名的绝品母树。

    当然如今年代尚称不上绝品,但的确为安溪西坪镇为数不多的传承之一,尽管已是子树性质,但血统的纯正是可以保证的。

    至于后世现代那几株母树,估计已是不知经过了几代的子树分植,果然不能与此时的母树相提并论。

    陈高明所冲泡的这壶茶,似有一种神的穿透力,仅是嗅之就会穿透五脏六腑,甚至于每个细胞。

    李之再回想其他品种闻香之时,其香气顶多也就到了喉咙,然后马上失去了感觉,而且那种香气会让人感觉俗。

    眼下的铁观音香气则表现为雅,就好像闻到了茉莉花和兰花之间的区别,这估计就是有韵和没韵之间的差别之一了吧。

    而且他第一口饮入,入口一霎那的钻透之感,就好像千万个神的物质钻进牙缝里。

    进而向两腮扩张,直入候根底部,在舌的表现则为被覆盖了一层薄薄冰膜,并有一点“油”的感觉,令其禁不住高声呼出一个“好”字。

    同一席的马赫迪等人大感惊,纷纷聚齐茶盅,学着用鼻子深深嗅过,再仰头倒入口中。

    很快闭目细细品味的马赫迪同样呼一声赞叹:“陈先生,估计今后我也会喜欢上这种饮品,回甘之气令两腮生津,气又从鼻子冲出,并自喉咙到鼻孔之间长时间保留,这种感觉很是妙!”

    陈高明笑道:“特使先生,深层次的茶叶文化探讨已经是精神方面了,没想到您初品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