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七章 心理战(第2/3页)  唐朝生意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说根源还是在地主那里?”

    “这是必然的!以目前社会阶级划分,能安得一角,让全家人混个温饱,已是件很幸福的事了,像是那种民间枭雄或不堪压迫的农民义士,是建立在看不到第二天生存希望的极度落魄基础上,不然反抗的结果首先遭殃的是各自家人。目前大唐社会稳定,民生富裕,百姓的温饱能得到保证,武后一方强行改变现状,会得到多少响应?”

    “但武后一方也并非什么也没做,近些年的势力铺展,势必会影响大大批地主阶层。”

    “那又怎么样?话这不又倒回来了?天下还是姓李,她武后也不可能在皇室姓氏未曾改变之前,公然换上她的武氏!李姓皇室为何在各个阶层都能得到认可?他们根红苗正啊,武后一方此时再是权势滔天,也要事先经过皇权篡取,不然她的行为与叛乱又有何区别?强行夺下一个历经战乱后的毫无经济、军力基础的江山又有何意义?”

    他这话可不是妄自乱言,而是有历史根据的。

    历史上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

    那时她仅被尊为皇太后,数月后找由头废掉唐中宗,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

    随后的近两年里,慢慢将李旦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开始了此人的傀儡皇帝生活。

    就是这样,朝廷内外要她还政于皇帝的声势依旧强大,甚至引来各地数十万举兵反抗者。

    而且她为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李唐宗室,还是令诸王不自安,欲起兵对抗。

    武后在杀尽李氏诸王的同时,还需要暗地里指使人杜撰《大云经》,指武后是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天下主。

    再经由一系列操作,主使御史率关中百姓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

    于是才有了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

    武后自然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而后自称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

    所以说,便是一代正牌皇后,想谋取一个完整的天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李之总不能拿他的先知先觉来影响他人,只能生搬硬套一些后世评断来遮掩。

    当然这些有的放矢的言论也并非毫无用场,至少让明王多少相信了,武后目前不敢撕破脸面的理由。

    他说道:“照你的推断,皇上针对于武家的打击,武后只能硬生生吞进肚子里?”

    李之表情显得很是轻松,“努力撇清自己,保下来武家根基是她最明智的选择!当然此人也不是吃素的,武家在这一次吃亏后,会在今后得势后,针对那些李姓诸王的报复更加彻底。”

    “如此说来,皇上岂不是为自己的李姓族人,招来更大祸灾?”

    “那就看这一次对武家的打击力度如何了!从此伤了武家根基,武后未来实力就会弱上很多,这样一来,武后就只能更多招揽他姓党羽,或许皇上的最终目的在于此!”

    “我仿佛有些明白了,即使没有这一出,日后翦除李姓宗室之举也无可避免,皇上是打算在武姓之外安插同情李姓的嫡系吧?”

    “我个人估计,或许被我们推测出来的都是些表象而已。皇上早在几年前就在暗中布局,我们都知道了,武后自然不会毫无所知,可能这次明显的打压武家之举,是皇上棋子之一。他的目的既借此铲除了一部分武家人,又能让武后的警惕性有所放松。我们可能属于明面上的布局一部分,通过这一次皇上无声无息调动了诸王军力,您老有何评判?”

    “所调动几方军力,我与建成王曾有过仔细分析,发现其中另有门道。正文,你可察觉出来,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