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章 再收徒(第1/2页)  唐朝生意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朝生意人正文正文第六百章再收徒有李之这般解释,方令马景铄放心不少。

    一年时间本来就在他的预测之内,这样一来,自己的意愿就能够满足了。

    而王修明更关心商用船与货船的建造,目前有鄂州城的两只眼见得成,他内心可比马景铄踏实多了。

    此人更看重其他船场的同时参与,但这个问题,却是李之之前提出采用最稳妥方式的关键。

    他的目的就是要其他船场,不能尽快掌握新型远洋船舶的技术工艺。

    原因很简单,李之还要依靠此个优势,来换取正清文绮堂船只订单的优惠,若是让朝廷主导了技术工艺的资格派发,别的船场就能绕开他这个实际发明者了。

    于是,对待王修明的问题,李之的态度明显而坚决:“我希望客货官船的建造资格严加控制,不然正清文绮堂的原有订单岂不要无限期延后了?”

    王修明可不知他心内想法,“李先生,我认为扬州作为我们大唐东南最繁华的城市,造船和航海更是所有沿海城市中的佼佼者,而且扬州船场是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我认为可以提前在那里找几家。”

    “可是正清文绮堂的订单,我正要前往扬州和宣州,你把朝廷订单交给他们,我的订单怎么办?”

    “李先生,我们可以......”

    王修明的话说到一半,就被马景铄及时打断了,还不忘了给其频递眼神:

    “先进工艺出自先生之手,理应由先生来作取舍,况且鄂州城两只远洋船尚未成型,距离下水试航还有段时间,我认为倒是可以拖延一下!”

    他可是看明白了其中道道,在未与兵部李尚书交涉成功之前,显然李之会牢牢把住此类相关工艺。

    王修明也是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油条,被提醒后,马上意识到了里面的机巧。

    尽管心中不愿,但李之可视为得罪不起的大人物,只能顺应马景铄的话来向李之表达心意:

    “是我有些着急了,两只远洋船尚未真正验证如水效果,的确是需要进一步考审。”

    李之呵呵乐道:“扬州滨江临海,水运发达,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自开凿大运河以来,那里一跃成为全国的漕运、盐运中心,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港口,我会向朝廷提出你的这个建议!”

    别人给面子,自己也会李报桃疆,建议一旦成立,王修明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王修明心内立时爽快了很多,李之进一步提升他的信心:

    “将来我会打造载重数万石的更巨大海船,舵长会达三百多丈,船上能开圃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上千人之多,力求成为天下第一神舟!到时候,还需要王郎中给联系一下最优秀的船场。”

    闻听此言,王修明立时激动得有些两眼冒红光。

    天下第一神舟,可是注定要名留史册的光辉业绩,纵是他并非实际设计者,但作为主管一方,同样会有姓氏标注,这等功绩已经超越了功利意义,那可是名垂千古的重大贡献。

    马景铄一旁看着也是心热,有心问道:“李先生,对于先进战船,可否透露一些?”

    李之点点头,“在传统主战战船之外,我已有了车船的初步设计图样!车船同样是一种战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车船可高二、三层,可载千余人,最大的有三十二车。在与敌作战时,现有船舶多是帆船,遇到。

    李之笑道:“这些不是问题,我的正清文绮堂内也大多是普通人,她们母子来到后去店里帮忙就好,珍儿哥哥的将来婚事也交给我!”

    卫欣有好一会儿居然没说出话来,两眼噙着泪,显然李之的大度,楚动了他心底的某些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