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九章力挽狂澜责无旁贷(第3/4页)  盛唐血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候,就已经下令裴寂、陈叔达、萧时文等众臣前来议事。

    陈应进了大殿,小心翼翼地交手中的密报递给李渊。李渊转到站立在丹墀之上,两只眼睛死死盯住了跪在地上的陈齐:“这是”

    陈齐赶紧跪在地上道:“陛下,这是洛阳急报!”

    说着,陈齐赶紧低着头,不敢正视李渊的目光。

    李渊疑惑的打开密报,目光扫在密报上面,他的表情虽然如常,可是李渊的双手颤抖,胡须乱颤,汗水一滴滴滴在金砖之上。

    原本神情颇为轻松的陈叔达,此时也大气都不敢出。裴寂看着李渊颤抖的手,还有脸上的汗珠,低声问道:“陛下陛下。”

    李渊冷冰冰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信使呢?”

    陈齐哆嗦着道:“回回禀陛下,信使在永安门外

    “宣慢,严密封锁消息,”这个时候,李渊这才颤抖的手,将密信递给了裴寂。裴寂仅仅扫了一眼,就脸大色大变,失声道:“陛下这怎么可能?”

    李渊转过脸看了裴寂一眼。缓缓闭上了眼睛,仿佛洛阳大败的事情,和他没有半分干系。

    陈齐又来到李渊跟前,怯怯的道:“陛下,这是秦王殿下的请罪表章。”

    他手中捧着一份表章,递给了崇观皇帝。

    李渊冷冷哼了一声,没有接陈齐的的表章,转而望裴寂道:“裴监,秦王的事情该当如何处置??”

    裴寂浑身机灵了一下,迈步出列:“陛下,洛阳之败,屈突通丧师辱国,罪无可赦,只是如今王师新败,内情不明,当下大理寺狱,并刑部、御史台一体勘问明白,将其罪责昭告天下,明正典刑!”

    裴寂自然知道李渊有意袒护李世民,可是洛阳之战大败,损兵超过十万,肯定有人需要了出来承担这个责任。李世民不能承担这个责任,而陈应又在关键时刻力挽逛澜,唯有屈突通的脑袋不大不小,正好合适。

    李渊冷然一笑:“陈叔达?朕将东征之事托付与你,如今十万大军抛尸在外,一句勘问明白,就是你对朕的交代吗?”

    陈叔达深吸了一口气,解开带子,将头上的梁冠摘下,跪伏在地。皇帝不会错,那么只有中书侍中错了,这个中书侍中只要顶缸。陈叔达神色黯然的道:“老臣身为侍中,不能抚定四夷,贻君父之忧,臣有罪!”

    李渊望着跪伏在地的陈信伯,眼睛里浮现出犹疑之色。

    门下纳言萧时文抬起眼睛,望着跪伏在地的陈叔达,又转过头,看了看坐在站首裴寂,裴寂依然闭着眼睛,一语不发。

    李渊朗声道:“王师大败,王世充挟胜利之师肯定会寇边,你陈叔达辞了官,王世充就退兵了?陈相公,你这是要挟于朕吗??”

    陈叔达叩头道:“臣不敢!”

    李渊转过头,望着裴寂:“裴监”

    裴寂睁开了双眼,眼眸之中神光四射,这一刻,他一点也不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

    李渊冷冷的道:“你怎么说??”

    裴寂缓缓开口道:“眼下最紧要的,是陕东的防务,亟待整顿,勿要使郑国兵马不越过边墙,调关中之兵东来,填充潼关防线;陕东方面,河东方面更要加强兵备,以防突厥人趁火打劫,与王世充两路夹击,合兵袭扰京师

    李渊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听听,这才是谋国之言”

    李渊转过头望着陈叔达道:“陈叔达,听到了没有?你是朕的宰相,国家有了事情,就想着撂挑子,岂是忠臣所为?”

    陈叔达长长出了一口气,答道:“启禀陛下,河东诸州,兵备甲杖诸事,上殿之前,只需陛下诏令一下,变可启动。关中援军,便可日夜兼程东进,五个昼夜之内,当可支撑起潼关防务确保关西安全。”

    李渊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