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请降与和亲(第1/2页)  横槊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魏军自夏日出征,至今两个多月,北方的天气已经泛凉,楞格河的秋意也已见浓,赤脚入水,只觉冰彻刺骨。苏护咬了咬牙,卷起裤腿,率先蹚入水中。

    楞格河河水清浅,透澈见底,水中鱼儿水草亦清晰可见。只不过这时错了时节,如果是入夏时分,来这里必然会是一番沁凉的享受。

    过了楞格河,行军半日便到了木伦城,木伦城是一座小城,守城的柔然军马并不多,他们遥遥望见魏军前来,便早早的弃了城,向着更北方的山岭逃了去。

    苏护见天色已晚,便在木伦城稍作休整。北地极寒,很多人对此不适,并患了风寒。苏护不得不重新清点兵将,最后决定留下两万军马,只带三万人去登塞彦岭。

    塞彦岭处北地,积雪终年不化,山中多峭壁、冰川,路难行,山难登,历来为契骨人所倚重的一道天险。可汗大檀不顾生死登临此地一定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悬崖边仅有的一条冰川小路极其狭窄。每个人都不得不用尖利的武器或铁器扎在崖上,并藉此缓缓前行。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断的在眼前跌落,粉身碎骨之下无一生还,至于那些牛马,大檀在入岭之前就放弃了。只是为了口食,仓促杀了一些,但每个人都不敢多带,毕竟,这条小路太滑了。死神在咫尺之间,谁还会贪恋那点食物。即便是可汗也不得不在这时多有顾惜自己的生命——悬崖之上,谁都没法保护谁。

    当可汗大檀带着他的子民急匆匆的从那条小路上走过后,所带军马已经折其一半。可汗大檀登到塞彦岭上,回首来时的路,无数恨意涌上心头。

    塞彦岭北坡有个巨大的山洞,可汗大檀就带着他的子民躲去了那里,他们不敢下山去,因为契骨人的木屋和军队就在那里。契骨人对于柔然一向虎视眈眈,此时投奔必然是羊入虎口。

    山洞中重新燃起火焰,温暖之下,披着毛裘的可汗大檀再次感觉到一些希望。这时的他只剩下静静等待,等待魏军退去,等待重新崛起,等待那个复仇的机会。如果机会来了,他一定会带领着柔然铁骑踏入魏之平城,再用魏国人活祭今日那些死去的子民。但他不知道还有没有那样的机会,国师已经死了,没有人再为他预测未来。他一遍遍的祈祷,希望还能得到神的眷顾。

    魏军终于还是来了。

    苏护来到塞彦岭前,看着山苏护还有征伐南梁的打算,赫连冲毫不犹豫的报了一个名,在他看来,柔然的确是太不堪一击了。

    自从兔园江兵败逃回自己的封地,扶桑王每日都会派来使者打探军情,当听说苏护已经占领了可汗王庭,早已按捺不住的拓跋攸急急忙忙带着自己的舅舅和宠臣们急匆匆的进军。一路中,见草原之上,穹庐无数,牛马成群,又无柔然兵马,拓跋攸心中欢喜,纵情抢掠,不过几日,那些从牧人家中抢来的女人就塞满了几辆马车。

    当拓跋攸来到可汗王庭的时候,下令打开国库,见珍宝无数,急忙命人全都装到自己的马车里。后来又听说苏护带领魏军赶去了塞彦岭,这位扶桑王颇为识相的选择留在可汗王庭。

    “苏将军智勇双全,必然能够俘获可汗大檀,我们只需在这里等着他就好了。”拓跋攸对着自己的手下兵将说完,左拥右抱几个美人住进了大檀的王宫。

    当魏军押解着可汗回到可汗王庭的时候,扶桑王拓跋攸已经在那里等待多时了。拓跋攸得了使者的消息,整理衣冠,走出王宫,来到城门,见远处一片尘烟四起,心中也十分得意。

    苏护从来没有想过这位临阵退缩并一直缩回自己封地的扶桑王还敢回来,所以,当他看见那面熟悉的旌旗时,还是有很诧异的。

    尉迟炯冷笑一声说:“这位扶桑王来的可真是时候啊!”

    苏护虽然对于功名利禄并不在意,可是看见扶桑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