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唯一一座城,人数才有几万而已,少的可怜。
冷无霜通报了全军这个消息后,冷家军上下无不奔走相告,喜极而泣,相互拥抱,开始放声大喊大叫,仿佛在发泄着他们这一路来所有的情感……
他们稍稍平复和缓解了一下心情,然后冷无霜下令继续前进,由这个樵夫带领着冷家军走出了朵颜山。
冷家军又走了几日,就看到了那个樵夫所说的泰宁路了,站在山披上远观泰宁路,不是很高的城墙破烂不堪,有几个元廷士兵在把守着,城门口零零散散的有几只商队进进出出。
城内的建筑也不是很高,房屋建造的杂乱无章,规模比武关还差上那么一些,冷无霜都没有心思攻打下来扩建的心情。
这样的地方根本就不应该叫做城池,勉勉强强可以称之为一个大的集市而已,很显然,蒙元朝廷统治者不善于管理和建设,才把这么好的一座城池给糟蹋成了大集市。
冷家军趁着黑夜悄悄的绕过了泰宁路继续深入辽阳行省内陆,寻找着合适他们建立根据地的风水宝地。22ff
冷家军还是跟先前一样,一路行来,一路抓人当向导,途中经过了开元路,开元路的规模能跟丹凤县有的一比了,可是冷无霜依然看不上,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攻下这样的城池会惊动元廷,再次暴露,元廷势必会派大军剿灭,冷家军凭借这样的城池抵御不了多长的时间。
二是因为冷家军的实力现在还太弱小,应该着重发展搞建设,休养生息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才是最要紧的。
三是冷无霜想建设一座属于冷家军的新兴城市,与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大型多功能城市,主要用于战争防守的。
因为冷家军一旦建立这样的城市,势必会让各方势力发现,到时候会遭到猛烈的攻击,那么冷家军要想生存下来,那就必须保护好这座城市,人在城在,城毁人亡。
泰宁路和开元路之间相隔上百公里,其中还有大山阻隔,多条河流经过,辽阳行省就是这么的地旷人稀,即使每个村子寨子都相隔几十里地,小村子里几十户人家,每一户的邻居之间也有百米多。
可以说地域辽阔的辽阳行省还没有怎么被开发,各方面丰富的资源足够冷家军开发出来挥霍上百年了,就是这么一个洞天福地,元廷空守着这么一个聚宝盆,却不会用,真是可惜,暴殄天物。
当冷家军行军到一条叫宋瓦江的江边时,江河的水已经融化了,正是春暖已花开,万物复苏时,各种小动物在江边喝水嬉戏打闹,冷家军一看有这么多的野味,那还了得。
一窝蜂的就冲了上去开始捕猎,亲属家眷百姓们也兴致勃勃的在江边捕鱼。
说来也是奇怪,这些小动物们刚开始愣愣的看着冷家军朝它们冲过来,却一点也不惊慌,直到冷家军在两百米开外用弓弩射杀它们的时候,它们才反应过来,这是一群野兽,可惜已经为时已晚。
百姓们也在江河里徒手就能抓到一条条大鱼,真是神奇了,冷无霜看到这样的场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
难道这就是后世东北人宣传的棒打狍子瓢舀鱼么,果然是一个孕育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呀。
这个宋瓦江,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松花江。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朝时期,称混同江,今扶余段称鸭子河。金朝时期,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朝时期,上下游统称宋瓦江。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谐音宋瓦江)。22ff
又过了两个月,冷家军沿宋瓦江而下,时至至正二十五年春末,来到了鸭绿江源头,长白山脚下,一处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冷无霜决定就这里建设根据地,至此北上战略大转移的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