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烟迟疑了一下,笑着摇了摇头:“没事。”</p>
“……”</p>
“妾只是想起来,那天晚上皇上好像说了,对江南,尤其是金陵一地还另有安排,是吗?”</p>
祝烽勾了勾唇角:“你的记性倒是好。”</p>
他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从南烟的手中拿过那封信,小心的揣进怀里,还用手掌按了一下。</p>
看到他这珍而重之的样子,南烟忍不住笑了笑。</p>
也难怪,这是女儿给他们写的第一封信,祝烽肯定是要收起来好好的珍藏着。</p>
南烟便让若水进来,给他们奉了茶,又准备了一点茶点,祝烽端起杯子来喝了一口,才慢慢的说道:“朕打算,在金陵再组建一套班子。”</p>
“金陵?”</p>
南烟一愣,诧异的看着他:“为什么?”</p>
当初,高皇帝打下江山,将国都定在金陵,是因为金陵富庶,也是因为北方战乱,若定都北方很有可能遭受到倓国的滋扰;而后来,祝烽登基之后,便很快着手迁都北平。</p>
迁都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身为燕王,十几年来的政治资本都在北方,虽然南下夺了皇位,可朝中和南方的许多士绅还是有对他不满的声音,以至于不能令行禁止。</p>
迁都北平,是为了他的统治;</p>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炎国大部分的危机来自北方,他索性将国都定在北平,天子守国门,给北方以安定。</p>
而现在——</p>
祝烽沉沉的说道:“这些年,你也看出来了,因为严夜的关系,北方比较稳定——当然,这种稳定也是暂时的,朕的都城不可能回迁,可是,定都北方,也就带来了一个短板。”</p>
南烟想了想,道:“就是南方多事了。”</p>
祝烽点头。</p>
也的确,这几年,除了祝烽经略西域的一些国策,当然,这些都是稳中求胜的事,可南方却变成了多事之地。</p>
之前大慈恩寺的动乱,和后来的桑农闹事,都是有人刻意为之。</p>
南烟微微蹙眉道:“这天底下,怎么就没有安宁的一天呢。”</p>
祝烽看了她一眼,笑着说道:“多大了,还说这种傻话?”</p>
“……”</p>
“朕这些年算是看清了,天下,是不可能有清平之日的。”</p>
南烟听着,表情都耷拉了下来。</p>
轻声道:“皇上这话,说得人多灰心丧气啊。”</p>
“……”</p>
“妾一直指望着天下靖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