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论道(第2/2页)  西游之冥猴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和“无垢心境”,是佛教心境上的修为,又叫“真我”c“无相”和“无我”。

    与道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c“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c“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猴山在有穷村三百年就已经降服了“心猿”。他的“心猿”和旁人的不同。

    旁人的心猿是妄念c贪念和邪念。而猴山的心猿是真正猿猴。

    猴山是先穿越成猴,再化为鬼魂。他的魂是“猴”,而不是“人”。

    猴子的本性还在影响着猴山,与之一起的还有许多负面情绪。

    “鬼”本身就是邪物,带有恶念,还有猴山死时乃是屈死,漂泊游荡多年,怨气更大,再加上猴子好斗易怒冲动的本性,这些夹在一起,负面情绪可想而知。

    如果猴山在三百年之中未曾降服“心猿”,那他就不是村灵了,而是一尊邪神。有穷村感恩庙中的猴石像也就不是“笑脸猴”,而是一尊狰狞发怒的猴子。

    有着有穷村的香火和行善的功德,再加上诵读儒家经典,体悟浩然正气,经过三百年的时间,猴山终于降服了“心猿”,找到了本心。这也是猴山能够继承史青《儒学》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他虽为鬼神,却是有颗人心。

    当猴山睁开眼睛,法正恭喜道:“恭喜施主领悟菩提心境,成佛有望。”

    “菩提心境?”

    法正解释了一遍,猴山先是点了点头,随即拱手答谢,笑道:“我能领悟菩提心境这还要多谢你呀。这份人情我记下了。至于成佛就算了。”

    法正看着猴山笑道,“这是施主你的机缘,与小僧关系不大。而且,施主与我佛有缘,日后未必不可成佛。”

    猴山摇头,“没你我悟不了这菩提心境。我对当和尚不感兴趣,受不了清规戒律,还是自由自在的好呀。”

    法正对此无言,笑而不语,过了片刻,方才说道:“猴施主,小僧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成全。”

    “嗯?你说。”

    “小僧想一观《儒学》。”

    猴山闻言一愣,随即道:“没问题。”

    半个时辰之后,法正双手将《儒学》抵还给了猴山,道:“如此你我两清。”

    猴山接过《儒学》,点了点头,遂分别。

    在猴山离开不久,蟒蛇妖出现在了此地,耸了耸鼻子,闻了闻,眼珠子转了转,若有所思,随即消失不见。

    深夜,犀莽山黑暗中夹杂着杀机,捕食者纷纷走出了自己的巢穴,向着弱小的食物伸出了獠牙和利爪。

    一株需要五个成年人伸长手臂合围的百年老树背后,猴山警惕的四下瞅瞅,确认无人发现,嗖的一下消失在了原地。

    一所古老但并不繁华的地下宫殿,猴山轻车熟路的走了进去。

    “呀呀呀,我就知道你小子没死。”人还未进屋,猴山就听见了那熟悉的苍老的调笑声。

    猴山嘴角挂起微笑,只有这里才让他感到安全,安心。

    “老顽童,你都没死,我又怎么可能会死呢?”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