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了六十万正规部队,同样是巨额开销。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跟中国开战,美国担心他们的政府会垮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暂时放弃跟俄国结盟的打算,接受英国的调停,跟中国进行谈判。
两国谈判团队在伦敦进行磋商。基本原则上美国可以接受,那就是将加州恢复到明美战争之后的状态,美国继续保护华人利益,当地华人放弃建国的举动。但在印第安人问题上,双方有所出入。
中国人提出,加州危机是因为美国过于欺压印第安人,想要剥夺印第安人土地引起的,中国代表建议,美军撤出南加州,将印第安人生活区域还给印第安人,或者将南加州整体划为印第安保留区。
美国认为印第安人问题,是美国内政,不在跟中国的谈判内容中。
中国代表表示,当地华人之所以支持印第安人,主要是信仰问题,如果美国不能保护印第安人的利益,同一信仰的华人很难放下武器。
跟印第安人扯上关系后,欧洲舆论一度比较支持,因为美国的印第安人灭绝问题,对欧洲的白人来说,没有切肤之痛,没有利益之争,他们十分乐意同情近乎灭绝的印第安人,在这方面欧洲精英对美国的批评就没少过。为什么欧洲人认为美国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中坏的那一面,英国是好的那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家认为美国人灭绝了印第安人,而英国人却能“带领”印度人、非洲人等殖民地民族走向文明。
当然很大程度上,这是霸权时代的英国文化上对美国的抹黑所致,事实上灭绝在英国人手里的民族更多,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
但自认为已经文明起来的英国绅士,已经无法接受种族灭绝政策了,他们跟布尔人打仗的时候,因为布尔人屠杀黑人,甚至枪毙了好几个布尔民团首领,在之后的谈判中,也跟布尔人就黑人的选举权问题产生很大分歧。最后牺牲了黑人的选举权,让布尔人愿意向英王宣示,英国绅士就不会追究了。
总之英国的文明程度,已经到了可以为南非黑人争取选举权的程度,那么自然比较同情被美国人挤压的印第安人。只要黑人和印第安人不是生活在英伦三岛上,英国绅士就会一直向外释放他们这种文明,一旦这些人进入英伦,嗯,英国人会脱欧。
在强大的英国舆论影响下,美国政府决定让步,他们决定放弃南加州的土地,建立一个庞大的印第安保留地。并且决定将美国所有的印第安人都迁居到这里来,倒也不失为一种彻底解决印第安人问题的办法。
可这时候问题来了,太平军不愿意放弃建国。中国领事找李秀成谈过,找杨辅清谈过,但都无法达成一致,这俩人年事已高,已经不太管事了。而洪秀全不跟中国领事谈,事实上洪秀全更不管事,他始终扮演一个精神偶像,一个神。
此时太平军中真正掌权的,是那批年轻的少壮派,如果不是少壮派掌权,其实他们也不会轻易发动起义。
少壮派的头目是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但洪天贵福其实也是一个旗帜,洪秀全是精神旗帜,洪天贵福就是政治旗帜,软弱的他完全被那群二代给架空了。
少壮派中比较能谈的,是李秀成的两个儿子,但俩人也做不了主,一大批在美国后成长起来的少壮派支持他们,但并不完全听从他们。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影响了这里,太平军的第二代依然四分五裂。
二代们不拒绝中国的支持,但他们拒绝再屈居美国人之下,他们要在加州建立太平天国的意愿激起强烈。背后是对权力的极端渴望。
这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美国人可以让步,中国却无法解决华人问题。
此时要么选择让美国人镇压这里的华人,要么就跟美国开战,让太平军将大明拖入战争,这让朱敬伦极为恼火,可不管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