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德国軍队通过俄国境内的铁路向远东地区快速调兵,德国则向西伯利亚大铁路提供新的信贷支持。
两国在朝鲜的合作势必引起这一地区剧烈的冲突。
威廉二世还跟西班牙加强了关系,他对列强瓜分西班牙殖民地表达了同情,表示大言不惭的保证,德国绝对不允许各国非法侵占西班牙领地,一旦治安期结束,德国将毫无保留的支持西班牙收回这些殖民地。
西班牙在殖民地问题遇到英法等国的联合施压,也需要得到其他强国的支持。因此很快跟德国达成了一些协议。
威廉二世承诺,德军可以派出顾问帮助西班牙镇压殖民地起义,同时给西班牙提供一些低息贷款,帮助西班牙軍队改善装备水平。这对已经为镇压殖民地起义而花费了七亿多银元的西班牙来说,真是雪送炭,列强给的那几百万军事援助意义大多了。西班牙将对德国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商业利益提供一些优惠。
两国重申了尊重俾斯麦时期两国之间的一些秘密协定,俾斯麦当年围堵法国的政策真的太过于成功,甚至说服西班牙答应,一旦德法开战,西班牙会出兵十万,从后方攻击法国。现在西班牙承诺会继续履行这些协议。德国则保证,在西班牙与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扩张冲突,会站在西班牙一边。
显然法国参与瓜分西班牙殖民地,让西班牙跟法国的关系渐渐疏远,加西班牙在北非的摩洛哥和突尼斯等的扩张,始终跟法国矛盾激烈,地理位置让西班牙不自觉的跟德国走近。
在维多利亚葬礼,还有一个人是较突兀的,虽然穿着西式礼服,但此人的面容依然让他不可能融入西方,这是日本代表,一个亲王级别的代表。他叫依仁,曾在英国和法国留学过。
日本派人参加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目的跟国一样,都是继续维护跟英国的关系。
论起对英国的依赖,日本要远大于国。
没有得到甲午战争赔款的日本,虽然也挺了过来,国内工业发展并不慢,在生丝、茶叶领域甚至开始给国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可是国内经济很不稳定,贫富分化更为严重,尤其是没能利用甲午赔款建立金本位制,让日本经济时不时遭遇到金融震荡,有时候明明赚钱的生意,都会因为剧烈的货币汇率波动最后赔钱,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出口。
列强瓜分西班牙殖民地,日本并没有表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的目光紧紧盯在朝鲜身。俄国和德国在朝鲜的存在,一步步排挤着日本,尽管日本在朝鲜的利益还在扩大,但面对两国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日本担心迟早他们会被德俄排挤出朝鲜。
对国可以参与瓜分西班牙殖民地,日本的嫉妒的,甚至带有一种恨意。现在的日本朝野,虽然都很清楚俄国的威胁最大,但感情已经越来越仇视国。吞并琉球,当时的大明直接出兵日本,甲午战争,大明再次从日本嘴里夺走了胜利果实。
日本跟李鸿章并没有达成协议,可因此反而给日本国民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政府当时提出的不过是割让辽东半岛而已,可日本民间甚至认为当时日本可以夺取整个满洲,也能割让国的山东,可这一切都因为大明的介入彻底失去,他们所以仇视大明和之后的国。
西化之后的日本,已经跟传统的东亚国家渐行渐远,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已经形成,再也回不去了。
国的重新强大,给日本的影响其实最大,他们越来越感觉到被国的包围,已经不是在国际遮蔽他们那么简单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围堵,往南的琉球,往西的国大陆,留给日本的唯一空间,是向朝鲜扩张。
在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时候,日本政客不时的感慨日本是夹缝的国家,夹在大国和列强之间,南有国北有俄国,忧患意识过重的他们,甚至担心有朝一日日本会被瓜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