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又齐刷刷的落在了武长风身上。
对于眼前这个少年,众人已经极为熟悉了,自从他进入大殿不行跪拜之礼开始,就已经让朝堂之上的所与人记住了他。
随后,武长风与李源的口水之战,更是让众人注意到了武长风的分量。
而最为关键的,还是他揭发了李源通敌卖国的事实,这样一个人,不可能不让人记住他。
然而,这些人虽然已经认识了武长风,但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人只觉得眼前这个少年变得模糊起来,让人看着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不是所有人都想往高处走吗?怎么到了他这里,却变成了安于现状了?而且,看他与李源争辩的才能,别说是凌王府的大总管了,就算是当朝宰相,他也能拿得起来。
这样一个人,只是屈居在凌王府之中,可见,他确实是一个言出必行之人。
只是,这样一个人才,就这样埋没了,不是有点可惜了?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惋惜的时候,李源忽然大笑起来。
“天底下知道我真正想法的人,恐怕只有你了,如果咱们能早些将话说开,或许,咱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看着他略带着凄凉的笑容,武长风并没有同情他,摆了摆手,断然拒绝道:“心术不正之人,我耻于为伍!”
铿锵有力的话,直接将原本大笑的李源僵在了原地,而原本就煞白的连,在听见这句话之后,也瞬间变得铁青起来。
“如此说来,你是王霸吃秤砣,铁了心的要保这么一个昏君了?”
原本还在思量应该如何重新调配前线的黄启才,在听见李源这句话之后,猛然抬起头来,只见李源指着自己的鼻子,那种气势,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质问。
而李源的这句话,同样在他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自己,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回答他的,是李源肯定的眼神。
“渭水大灾之时,他还只有十五岁,我还记得,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所说的那句让天下人都寒心的话。”
李源的话,顿时引起了朝堂之上众人的议论,对于当初所发生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仿佛历历在目。
“怎么才死了三千人!”
一个才字,让众人心下都是一凛,他这句视人命如草菅的话,在他十五岁就出口了,可想而知,他心里哪里有半点爱惜子民的意思?
只不过当初众人受先帝之托,要辅佐这么一个皇帝,以至于虽然听见他说出这句话,最后只是觉得他年少无知,所以说话才会如此轻佻,这件事,便这么揭了过去。
然而,李源似乎并没有打算收口的意思,直视着黄启才说道:“你可知道,当初我是什么职位?”
黄启才愣了一下,不知道他忽然问这件事情干什么?不过努力回想了一阵,还是记不住李源当初是什么职位,原本被他那句话挤兑得有些难堪的脸,此时就更加的难看了。
“你既然不知道,那我来告诉你,当初,我还只是户部侍郎的跟班,因为有大批的文献要呈上来给你过目,我才得以来到朝堂之上。”
黄启才努力回想了一阵,但还是记不起当时有李源这么一个人。
别说是黄启才,就连满朝的文武百官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够认识李源的。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又怎么会别人记住?
见众人都是一脸好奇的望着自己,李源忽然开口说道:“圣上可知道,当初水灾最严重的地方是哪里?”
这句话又让黄启才一愣,隔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他怎么记得了?而李源忽然问起这件事情来,倒是让黄启才留上了心。
他不为自己辩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