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述说,对方也能往深处去想,他现在倒不急于将自己手上的证据拿出来,只是准备给黄启才提个醒而已。
“圣上所言极是,草民还不想让脑袋搬家呢?只是如果整个大周都没了,那草民这颗脑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一个人的是无止境的,这个道理,圣上恐怕比我要清楚吧!”
武长风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出李源就是那个通敌卖国之人,反而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让黄启才自己去想。
不得不说,与李源及武长风这样的人说事情,是一件极为伤神的事情,他不得不承认,武长风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一个人会安于现状,即使是自己,在高高在上的皇位之上久了,也会去想吞并其他几国的想法。
更何况,朝堂之上的这些人了。
而在这些人之中,最有可能做出这件事情的,也只有李源了。
其他人还没有做到无法寸进的地步,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即使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也远远及不上李源。
李源现在已经是大周的丞相,到了他这个位置,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往上升了。
只有铤而走险的投靠商国,他或许能够做到自己这个位置上面来。
一脸狐疑的望向李源,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李源早就猜到武长风的用意,对于目前的窘境,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忙跪伏于地道:“微臣所行之事,那一件不是为了大周着想,圣上可不要听信了小人谗言,令满朝文武心寒啊!”
黄启才略微皱了皱眉,他现在是真不知道怎么做了。
虽然说他又主宰这些人的生杀大权,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如何能够收买人心才是最为关键的。
很显然,如果他只是听了武长风的片面之词,便将李源的职位撤掉,不仅会让李源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更会让满朝文武百官不满,人人自危之下的后果,就是谁也不会说真话。
这不是他想见到的结果,所以他不会贸然的质问李源什么。
然而,武长风抓住这个机会,冷嘲热讽说道:“李丞相,我又没说你,你干什么急着认罪了?”
此言一处,文武百官为之动容。
是啊,武长风只是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并没有说李源做了通敌卖国的事情啊,李源如此说话,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了吗?
而在朝堂之上,最为震惊的还是黄启才。
想到李源刚才的样子,无疑是一个放了错的人,才会做出来的举动,他如果真的没有做什么事情的话,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心虚?
而李源听见武长风的质问,也突然意识过来,自己在生死存亡面前,还是显得太过急切了一些。
并不是他不够聪明,反而是因为他太聪明了。
武长风先前的那番话,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什么人,满朝文武百官,都有这种可能。
但他心思极为细密,在听见武长风这句话之后,已经知道武长风将矛头对准了自己,已是情急之下,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其实,在其他人心里,他们并不知道武长风所指的是谁。
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想到天岳书院居然又出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厉害的角色。
但他毕竟是李源,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起一般人来,不知道要强出多少。
叹了口气道:“武大总管刚才的一番话,不是已经说明了一切吗?试问在场的诸位同僚,如果真有他所说的那个人,谁的嫌疑最大?”
不等其他人答话,他已经自问自答的说道:“很显然,这个人只能是我,我不知道他只是因为我和凌王之间不睦,还是因为其他的事情,要在众位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