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日月明空,弘治暗争八十七(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惹我烦作什么?”

    李治沉默,好一会儿才轻道:“我……也是糊涂了。你别哭了。”

    “你若是以后再这般糊涂,可怎么说?”

    “若是再这般糊涂,你怎么处置都可——只要别不叫我陪你便好。”李治叹了口气,松了下肩膀,伸手将她抱得更紧。

    他知道,这个女人,终究还是原谅他的。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谅解实在突如其来,也实在不应该……

    可他就是知道,她对他,他对她,从来就没办法真的气起来。

    这样想着,他突然回忆起了今日午后发生的事情。

    ……

    时光溯回,今日午后。

    太极殿中。

    李治铁青着脸,一本本地批着奏疏,批一本,丢一本,骂一本——

    嗯,认真起来说,他却不是在骂的。

    毕竟他这样的人从来不知何谓骂字。于所有人而言,将那些奏疏之中,往常都可以容忍的错漏之处一一点出,便已是对那些上疏的人们最大的羞辱了。

    所以今日朝后,整个太极殿侧殿,尚书房外,反常地,立着所有朝服未易的大臣们。

    而每个大臣都各自竖直了耳朵,手里捏着绢帕不停地抹着额头上的冷汗,一边儿生怕有一点儿错失地听着殿内传来的声音……

    尽管明知自己那本上疏必然会被骂,尽管明知被骂之后,自己心里肯定不好受,他们也得听着。

    因为总是要抱着一丝希望的。

    似乎是老天爷也听到了他们这一点心声,没多久,“希望”就来了。

    当已是许久不曾出现在这尚书房门外的长孙无忌出现时,几乎所有大臣们的双眼里,都点亮了一团火。

    长孙无忌自己看着,便觉得可笑,摇头一叹,乃拱手向四方行过了礼,便自从分开的人群中穿行过去,默默抱玉圭立在门外,理了理绶带,朗声道:

    “老臣长孙无忌,请见主上!”

    ……

    殿内。

    正在摔着另外一本奏疏的李治闻得长孙无忌求见,皱了皱眉,不快地开口:

    “都这个时候了,来要来教训朕么?传……”

    不痛快归不痛快,长孙无忌,他是不能不见的。

    不多时,那道依旧挺直如碑的身影,便徐徐步入殿中,先向着李治规行大礼,接着起而道:“臣长孙无忌,参见主上。”

    李治看了看他,强扯了个笑容出来:

    “舅舅请起。”

    长孙无忌谢恩,乃自于一侧坐下,接着看着面前被扔得乱七八糟的奏疏,抬头对着李治笑笑,却不说什么话。

    李治也不说话,依旧自己批着奏疏,骂着奏疏,摔着奏疏。

    长孙无忌更加不再说话,只是抱着玉圭,沉默一侧而坐,含笑看着他批,看着他骂,看着他摔。

    这样你批,我等,你骂,我听,你摔,我看……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李治突然没了骂的心思,将笔一丢,拒绝了清和再递一本上前来的意思,只是袖着手,微勾着头,呆呆地看着前方。

    看他发怔看了好一会儿,长孙无忌才起身,欲告退,李治却扬了声:

    “舅舅今日来,只是为了看朕批这些荒唐东西的么?”

    一边儿说,他一边儿将右手食指轻轻搓过左手掌心。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摇头道:

    “老臣今日前来,本是来向主上明禀代王殿下日有渐进之事的……既然主上此时心绪不宁,那便改日也无妨。”

    听得是李弘之事,李治多少总要知道的,于是便立时起身,下来客气了两句,乃问长孙无忌李弘近状如何。

    “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