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走,进入山东境内。岑风寒才知道,所谓的叛匪实际上是从内地迁移来的一马。
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c时间最长c范围最广的有组织c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c河南c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c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c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c六家之口留二c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但谁愿意背乡离井呢,这次闹事的主要是四川移民,他们集中在山东莱芜,途中移民如同囚犯,被官兵捆绑,肆意凌辱,死者丢弃荒野。移民钦差c戚国公c大将军马荣为完成皇帝钦定的移民人数,采用欺骗的手段,抓捕百姓,强行移民。另外移民官员和一些地方豪绅相互勾结,趁机强取豪夺百姓的固地c家产,大发横财,激起民愤。
历史上四川地区一直比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c蒙的大后方。但是到了宋c元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c李顺起义。再加上四川人嫉恶如仇,愤怒起来就如雷霆霹雳,势不可挡。明军官兵捆绑殴打,肆意凌辱四川移民,终于激起民愤。
莱芜离泰山不过百十来里路,四川移民里有一个叫郭勇的人,此人武功高强,提起“郭铲头”在川民中有很大影响,这次也移民到山东,看见官兵欺压老乡强男霸女,心里早就憋了一口气,到了莱芜安顿下来,地方官故意克扣,中饱私囊,而且看见漂亮一点的女孩子就要强行霸占。郭勇那年才三十几岁,娶妻程氏,比他小了十几岁,年轻貌美,被明军一个小校尉看中,shàng én纠缠,郭勇那里能受这样的气,手持一根扁担和他打起来,结果校尉被打破了脑袋,差点丧命,回去搬兵。郭勇和老乡们一商量,没活路了,干脆揭杆而起,反了。
“郭铲头”造反,四川移民一呼百应,他们杀死前来镇压的官兵,那个小校尉也死在乱军之中。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千人,郭勇成为头目,在莱芜的泰山下与官兵展开一场大战,四川人能吃苦耐劳,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明军与义军伤亡的比例达到惊人的一比一,杀的是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最后官兵败下来,郭勇率领残余的义军进入泰山,渐渐又发展壮大起来,数量一度达到万人之多。
消息传到朝廷,明成祖朱棣大惊失色,山东的官兵被义军打怕了,于是从河南调兵遣将,并派出“大刀将”朱成为总指挥,开封府的肖远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先锋他们先来到莱芜,岑风寒的少林武僧也跟着一起来到莱芜。
莱芜地处山东省中部,莱芜古称嬴c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也就是历史所说的“一鼓作气。”
肖远志应该说是一个善于带兵的将才,手下的士兵能征善战,u qi装备也不错,在泰山的东平湖靠近梁山泊的地方与郭勇的义军遇上,双方拉开阵势准备决战。而岑风寒留在后面,在一个村落老百姓家与安吉生火做饭,坐在炉灶前往里面添柴烧火,成了火头军师。看着眼前一队队严阵以待的士兵,心里痒痒的。更可气的是那些少林武僧,还嘲笑他说:“风寒,好好做饭,人是铁饭是钢,我们吃饱了才好有劲上战场厮杀。你也被瞪眼睛,我们替你多杀几个叛匪,功劳算你的。”
岑风寒气的脸红脖粗,周智安走过来说:“风寒,你小子别不服气,打仗可不是练武,你输了可以重来,刀枪无情,别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回去后我怎么向方丈交代,又怎么朝你的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