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6 超远距开火(第3/4页)  国家意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舱功率有限,且无法精确对照射源天线实施干扰,实战中作用有限,必须同时大量地释放箔条。

    2枚霍克导弹拔地而起,但是由于中国战机对应及时,飞机没有掉进火控雷达足够烧穿箔条的距离,这使得导弹没能抓到目标。但是,过早转弯,也使得敌人2架f16战机抓住机会,咬住了歼10b,紧紧尾随上来。赵林处于非常不利的姿态,尽管他自信可以加速甩掉55公里外的敌机。

    “赵,你可以慢一些。”电台里传来萨米的声音,赵林上一次听到这个人说话,还是在围攻猛禽的时候。老头子让他驾驶着几乎没有油的飞机返回战场,当然也成就了他的荣誉。

    赵林立即明白了老头子的用意,这次他希望自己不要太快摆脱目标,而是引诱目标进入他面前飞过,显然他为了达成目标,他每一次都不惜让别人冒险,不过……话说回来,他的战术显然是可行的。

    赵林和僚机减慢了速度,他可以忍受的极限,是让敌人追到后半球25公里。显示器中看到4架枭龙正从低空过来,低飞大概是为了规避对方预警机,赵林收集过不少萨米的战例,他几乎没有一次是正面迎敌的,且有一半的击落没有借助雷达。

    战场东面,歼16与f15c互相发射导弹,然后转弯规避,由于各自都发射了主动导弹,这样的规避十分必要,也使得中距空战变得更加低效和程式化。

    傅小光抬起头,可以看到头顶上一道道或细或粗的尾迹,这显然是敌我双方的战机以及导弹飞过后留下的,显然在他看不到的空中,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那是他管不了的地方,他的目光迅速回到正前方地平线上。

    敌人坦克正列阵而来,距离还远,加之战车卷起巨大的烟雾,还看不清型号,不过从分划线上看,每两辆坦克之间的间隔几乎相等,好像用尺量过一样,不知道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阅兵的,从种种这些迹象看,不像印度部队。

    如同往常一样,在双方动能武器交手前,激光束,先行在战场上交错飞舞,这是坦克间炮战的必然前奏。

    “保持距离,1、2排进入4500米进行短停射击,2、3排在稍后位置,利用烟雾掩护,做好发射导弹准备。”

    在4000米以上的距离,运动中的坦克想要击中运动中的目标,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1个密位的误差,都会导致超过5米的落点差距,更别提提前量计算的不确定,以及炮弹在3秒多飞行时间上,可能面临到的,捉摸不定的风偏。

    但是傅小光对新的敌人不摸底,所以想抢先开火,看看对手反应。

    “谁看清目标了?”

    “连长,是90。你看那方脑壳。”

    “连长,我们打哪儿?”有人问道,显然新的对手让大家有些无措。

    “就照着炮盾下吧。”

    他知道说了也多余,这样的距离能擦着边就很不错了,别太讲究了。

    6公里外。同样紧张等待接战的一等陆佐矢村正彦,也趴在炮塔上,忐忑地观察着对面的敌人,目前看大约是一个连对一个连,当然他后面还有一支混成部队接应,敌人后方部队的规模不祥。

    矢村今年51岁,曾经在静冈县第一装甲教导队,第2战车中队队长,随后还担任过统合幕僚监,战术课教员以及第7装甲师团检察长等职务,是日本装甲兵里少有的,同时精通坦克和情报的军官。

    日本政府以援助方式提供了这些装备,然后又在自卫队内部,以及退役的,有经验预备役人员中,征集了自愿参战者。由于长期化的右翼蛊惑,征兵倒是不难。但是矢村不是为了钱或者其他激进的目的参战的,他是带着收集对手情报的任务来到这里的,美国提出的共享情报的要求之一,就是参与到行动中。日本政府预计,这一战如果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