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十七:流球(第2/3页)  宋韵梅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晓,还望陛下看在皇子和皇女的份上,再给妾身一次改过的机会……”

    事实上,通过细作发送的电报,赵若和早就已经知晓。对于杨思妍带来的死伤相藉,他自然是十分恼火,甚至,一度还有赐死她的想法……

    然而,对此群臣却是众口一致,认为绝不可动杨思妍的性命,他们认为,杨思妍的母亲赵珍珠对于赵若和可谓有“定策之功”,若不是她力主依据“金匮之盟”立赵若和,只怕,得以继承大统的就不会是赵若和,而是其他人了,因而,看在赵珍珠的功劳上,绝不可动摇杨思妍的皇后地位,否则,必将引发朝廷震荡,甚至导致海外殖民地投降鞑子。

    “那么,朕就勉为其难,痛责她就算了!”

    迫于众怒难犯,赵若和只得接受大臣们的意见,不过,他还是在言语间留了一手,那就是保留了“痛责”杨思妍的权力,也就是说,他还可以在不取杨思妍性命的前提下,给她一次重责,至于是痛杖还是打入冷宫幽禁些时日,就由他决定了。

    “杨思妍,事到如今,不惩罚你,恐难服众,朕要严惩于你,你可有意见?”

    杨思妍跪在地上,浑身哆嗦一阵之后,低着头小声地说道:

    “妾身不敢,还请陛下发落!”

    听了她的言语,赵若和只是冷笑两声,说道:

    “那你就去和杨婧一起去舂米织布好了,要是再敢肆意妄为,朕定将赐死于你!”

    “谢陛下……”

    ……

    就在杨思妍倒霉的同时,到达流球之后,黄溍也迫不及待地打算熟悉这儿的一切,为此,他找到了随同自己同舰撤往流球的右丞相陆自立,打算让他举荐一人,带他去游览流球小岛。

    不过,对此陆自立却是相当冷淡:

    “黄文潜,此事你完全可以去找信安公主,或是去和杨思妍说说,我乃当朝宰执,恐怕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和你一起采风写景!”

    黄溍愕然,忽然间,他不经意地瞄了周遭一眼,这才发现,在陆自立的书桌前,悬挂着一副画像,画像上的人物身着大宋高官的官服,而在右下角,择写着一行竖排小字:大宋左丞相陆公。

    “这不是……陆君实吗?”

    “正是家父!”

    陆自立微微颔首,说道:

    “我本是陆君实的小儿子,崖山之后,家父殉国和兄长,我当时和母亲蔡荔娘在潮州,于是和一些大宋遗民逃往阇婆,打算在那里召集大军,再与鞑子决战,却不想,天不佑宋,太皇太后赵嫣和寿安公主殉节,于是,当地遗民推举还是弱冠之年的我为阇婆制置使,并向皇上上表称臣,效忠大宋……后来,我也索性自号为复宋,以表中兴大宋之意!”

    “真是忠臣之后,当有人才出啊!”

    听完这一番话,黄溍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那,陆丞相你又是如何被皇上赏识,成为大宋丞相的?”

    “说来话长……”

    陆自立长长地叹息一声,抚摸着桌案的一角,说道:

    “后来,朝廷得以趁着鞑子忽必烈远征日本失败的间隙,重新迁回流球,而我和我娘一起,随同朝廷回到流球,那时候,大宋早已经犹如风中残烛,覆亡已然是朝夕之事,以陈宜中为首的朝臣,亦主张退往占城,躲避兵锋,而杨亮节则坚决反对,以为,必须要坚守流球和舟山群岛,封锁鞑子出海的通道,方可让大宋的其他属地,无遭遇兵祸之苦,对此,大多数朝臣都深以为然,于是乎,就定下了坚守流球,以待反攻大陆的决定!”

    “原来是这样,看来,朝廷落脚流球,也是众望所归啊!”

    “可不是嘛?”

    陆自立抿了口茶水,看着父亲的画像,继续说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