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听后非常凄然。高宗念其年老,赐金钱十文,银钱百文,绢十匹,仍然令后苑时常进宋五嫂鱼羹到宫中。据说当时消息传出,临安市民争相购买宋五嫂的鱼羹,宋五嫂也由此变成富婆……对此当时的诗人朱静佳有六言诗云: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
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而宁宗时期的诗人苏泂也曾在《寄颍季》一诗中颇为留恋地写道:
“人来得一书,分袂两旬馀。未擉刘差鳖,谁羹宋嫂鱼。时情分向背,同气底亲疏。想见迎长节,杯行会忆渠。”
到了淳祐年间,虽然斯人已逝,然而宋五嫂鱼羹店依旧是临安市民津津乐道的地方,而宋五嫂鱼羹的做法也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或许人们仍旧热衷于到店品尝而不是自家试做只是出于对当年往事的怀恋和对遥远开封府的恍如隔世的记忆……
“敢问小娘子,可是来品尝鱼羹的?”在朴实无华的宋五嫂鱼羹店门口,当萧媞她们走到了店门口时,一个正在迎接客人的店小二就上前询问起了她们的来意。
“当然……请给我们安排处四人桌……等下还有人要来!”
“好嘞!”店小二二话不说就引着她们来到了二楼的一张桌子前:
“二位小娘子,一楼已经坐满了,你们就将就一下吧?”
“好的……”
“看来这家店的生意还真不错!”待坐定后,萧媞打量了一下周围的顾客和忙忙碌碌的伙计不觉宽心了不少,与一向礼制森严的皇宫相比,民间可谓热闹宽松了许多。而对于那些久居深宫的宫女们来说,这些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以至于仁宗朝时有个宫女甚至大胆地对官家说道:
“官家且听,外间如此快活都不似我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
对于这个宫女的抱怨,仁宗皇帝的回答也颇为有趣:
“汝知否?因我如此冷落,故得渠如此快活。我若为渠,渠便冷落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