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到一定程度开始断裂,同时按照某种规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怪异的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辛辰发现体细胞并没有受到生存空间上的压迫,黑色组织正在生成一片片很整齐的三角网格,而且从阴影处还可以观察出正在增厚。
眯了眯眼睛,辛辰又一次拿起2号血样,都是自己的血样,为何黑色组织的大小差异这么大。一边观察辛辰一遍猜测到底是什么变量引起的,直观看只有一个变量,那就是:离开身体的时间长短。一号血样中的黑色物质在一上午加上午饭也就是大约五个半小时时间,成长到近乎连接成一片的网状结构,还可以保持住红细胞的生存空间,而二号血样中的黑色物质还在红细胞层次大小挣扎。
这也许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日光灯下的辛辰眉毛挑了挑,他猜测这是一种微生物级别的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时候是一种状态,离开宿主就会抱团成群,但这些寄生物是如何判断什么时候离开宿主的,有眼睛么?
光?还是气体分子?压强?还是特殊的易消耗的有机分子?比如激素什么的。
辛辰摇了摇头,这些未知的变量太多了,如果做实验的话工程量还挺大。好在只是粗略的观察一下,按快捷键将调到收音模式。
“这是第一次血样观察结束:对人体无排异现象,与体内细胞不构成竞争关系,相处还挺和谐。我发现这种黑色物质在脱离人体之后,呈现出了较为宏观动态的性质。目前观察的形态按照数量级分为三层,一层是光学显微镜范围外,纳米级;第二层范围在成熟红细胞的十倍以下,形状会发生变化,第三层是增值到一定大小之后,发生断裂结合形成三角网状组织,后面的形态有待观察。推测是加厚,形成细胞壁一样的物质。”辛辰闭上眼睛想了想,接着按了下去。
“第一次观察结束产生的问题,一,黑色物质的最初形态,也许我需要一台电子显微镜;二,是什么因素致使黑色物质离开人体后发生改变,猜想:物理因素,光,电压,气体分子,压力等。化学因素,激素,神经递质等。生物因素,人体的电,黑色物质自主,有些不可思议,但直觉告诉我根本可能在生物层次,模型:群落形成之后产生的宏观意识。”
如果真的是泛意识一样的东西就有些恐怖了,辛辰脑海里闪过一个词:不死之身。
龙珠中的魔人布欧,只要有一个细胞没有被消灭就不会死亡。甩了甩头,辛辰告诉自己这里是现实世界,在没有搞清楚黑色物质在血液中发生的物质交换之前,不要自己吓自己。
重复观察第二三号载玻片,辛辰打算用它们在做几组对照试验,至于第一组,辛辰拿出一个干净的烧杯,配了十毫升的营养液,用胶头滴管在上面滴了几滴,又滴了几滴生理盐水。一号盖玻片先保持住,过段时间观察黑色物质的状态。
关掉多余的灯光后,辛辰将三号盖玻片放到了门口干净的位置。
晚上,8:14
吃过晚饭的辛辰低着头回到了九号楼,看了看已经昏暗的天色,站在楼外面给宿舍老大薛治中发了条微信:今晚不回寝室了,在家里住了。
推开防盗门的时候看了下回信:收到,娘的,本市的就是好啊!想回家就回家。今天一天不见你,下午有课怎么没来?课上曹毅给你点到了,下次记得啊。
辛辰想了想,回:知道了,明天早上我回宿舍砸门啊。
薛治中:别别,打叫我起床,别再砸门了,大不了不锁了还不成么。
辛辰:锁上吧,没有不安全,记得别赖床。多大人了天天赖着不起。
薛:
地下室,辛辰将显微镜和一号玻片放在一边,其余的仪器全部清洗之后又在柜子里摆放好。唯独废水桶辛辰不知该如何处理,黑色物质表现出怪异的生命力,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