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二章 郢州(上)(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容让,使得北元不断地扩大自己在襄樊周围的势力,最终导致整个事情越来越无法挽回。

    六年后,到了宋度宗咸淳五年(元至元六年),北元不仅在襄樊周围不断增兵,而且派史天泽等人前来部署具体的围困事宜。

    吕文焕这时候也脑子进水了,听说史天泽来了,他竟然还派人送去了盐和茶。

    史天泽到了之后,在襄樊的外围“筑长围”、筑一字城,将过去已立的各军寨、堡垒全部联接起来,使得襄樊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难。

    于是,当时身为荆湖都统制的张世杰就领军与围城的元军展开激战,试图打破他们对襄樊的封锁。不过可惜的是,当他推进到赤滩浦(襄阳东南)时,与元军交战失利。

    随后,南宋的沿江制置副使夏贵、以及范文虎也曾试图援救襄樊,但全都失败。

    这时候执掌朝政的贾似道,不仅对襄樊的危急局势置若罔闻,且还对度宗皇帝封锁消息,压下了所有的告急文书。

    而范文虎同样不愿意看到还有其他人能救援成功,因为那样只会彰显他的无能,故此对朝廷派其他人前来救援襄樊百般阻挠。

    所以,在以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南宋几乎没有任何救援行为。

    实际上,当时除了襄阳的吕文焕是范文虎的姻亲,他的侄子、荆湖都统制范天顺也是樊城守将。范天顺后来于樊城陷落时自杀。

    一直到咸淳七年,宋度宗因为偶然听到一个宫嫔谈论襄樊的战事,随后询问贾似道,这事才开始变得无法隐瞒。

    贾似道这家伙当时一面用“北兵已退”的谎言来应付宋度宗,一面又从他嘴里套出泄露此事之人,并在事后让人找茬处死了那个宫嫔。

    但宋度宗此后下诏:“让范文虎总领两淮诸军,进驻襄樊守御,并赐犒师钱一百五十万。”因此范文虎不得不重新开始了援救襄樊的行动。

    这次援救应当是襄樊被围困以来最大的一次,范文虎以两淮舟师十万加上部分步军,分水、陆两道共同向襄阳进军。可这时候的元军不仅对襄樊的围困越来越严密,实力也变得更强。因此,宋军推进到襄阳城附近的鹿门时,再度被元军所击败。此后,沿江的宋军已无力对襄樊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救援。

    宋军这次救援中所取得的唯一战绩,就是夺回了距离襄樊最近、位于襄阳汉水下游的郢州(后世的钟祥)。

    两年后,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二月,当吕文焕投降、樊城和襄阳均陷落后,郢州就成为了宋军在襄樊地区事实上的最前方。而驻守郢州的宋军将领就是张世杰。

    第二年九月,北元从襄阳兵分三路开始南伐灭宋。伯颜亲自率领中路大军沿汉水南下,他首先就遇到了郢州的张世杰这个拦路虎。

    张世杰那时的实力自然远不及元军,可他充分的准备也让伯颜一时无法拿下郢州。

    按常理来说,面对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且又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除非投降,张世杰和他的部下将断无生理。

    但伯颜却于之后果断地放弃了与张世杰在孤悬前出的郢州纠缠,而是选择了饶过郢州直接南下,并最终在当年的十二月底击败了沿江的宋军之后,登上了长江南岸。

    (伯颜选择的南下时机其实非常正确,因为冬季是长江的枯水期。)

    至此,张世杰仍死守着郢州已变得毫无意义,于是才有了后来他领军撤回江南、且赴临安勤王之举。

    ……

    许多的旧事翻上了张世杰的心头,对今天的他来说,或许所谓的生死存亡也就是那么一瞬间。他再度淡淡地问道:

    “世虎,你是否知道为何我要亲自拿下这里?”

    张世虎毫不犹豫地答道:“兄长是要亲手夺回这座郢州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