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教育规划(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什么都不问,就认定了一条,即陛下所说的教部职责。在他看来,“彻底教化天下”这件事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其它事情与之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于他的内心中,假如不能达成这个目标,不仅让他觉得对不起陛下的信任,更愧于辜负了陛下的重托。

    这种心态,就是他既在预算草案上不让步,且尽管听了陆秀夫转述了陛下的旨意,却仍然要面见陛下、以求亲耳得到证实的原因。这自然是由于,压缩教部的预算,势必要影响“教化天下”大计的进程。

    他和刘大学士眼下的些许紧张,不过就是他们都知道,今日见陛下的结果,很有可能就决定了来年教部的预算。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有点患得患失地担心陛下会出现某种退缩,毕竟朝廷眼下战时开支真的非常巨大。

    我们说,东是绝对不会从他“教化天下”立场上退缩的,因为这关系到帝国的未来。而且他当初之所以敢在这时代抛出十年义务教育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对后世较少的人口。

    眼下不过才四、五千万人口,与后世相比,真的只是个零头。

    可他也的确认可了教部的预算要适当压缩、并暂时放慢推进步伐的看法。

    他的这种“退缩”,朝廷处于战争状态实际上是次要的,关键是时代的条件对他的“大计”形成了某种限制。这种限制,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师资队伍缺乏。

    这时代有文化的人真的不多,行朝以往的人才能够应付琼州、流求所需,可要是放到整个天下,那就远远不足了。

    此外,他其实还知道,于这个时代的总体经济条件下,尽管人口相对后世少很多,施行绝对的免费教育仍不现实。随着人口的膨胀,将来很难维持下去。行朝于琼州、流求实施的做法,无非就是对跟随朝廷到海上的臣民一种优惠关照。

    但谢大侠和刘大学士的某种热情,他也绝对能理解。

    因此,在反复考虑之后,他决定对帝国的教育大计再进行一次修正。

    “谢爱卿,刘爱卿,朝廷眼下处于战时,教部的支出压缩恐怕在所难免。”

    谢枋得和刘鼎孙一怔,可他们的陛下先摆了摆手。

    “朕不是要放弃教化天下的大计,而是想提两个建议给教部。”

    “圣人当年教化天下,他的两个做法应当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有教无类,另一个是他也收费。”

    好么,谢大侠和刘鼎孙均疑惑地望着陛下。

    啥意思,你准备在这个教化天下上也搜刮钱财了?这就太过分了。

    帝国陛下再度摆了摆手。

    “二位爱卿不要误解,朕只是认为,如果我们要想做到真正教化天下,仅仅依靠朝廷的钱财来支撑,恐怕力有未逮。”

    “因此,朕给教部的第一个建议是,除了海上臣民,适当地在各地学校中进行收费。其中县学的童生,学期可以收费两百文,郡学为三百文。”

    “但为了确保每个适龄童子都能够入学,同时也规定,对于他们中条件的确困难的,在提出申请后,各地的学校可以减免。”

    这点咱借鉴的是共和国早期的做法,应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规定还是非常合理的。

    后面就有点过了,尤其是所谓的重点学校,越来越显露出许多弊端。

    你像什么收赞助费、还有学区房啊(甚至有人专门炒这个学区房)等等,不仅额外地加重了一般百姓的负担,让家长们多有怨言。而且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实在是不妥。

    既然私立学校已经存在,有些人愿意花高价上所谓的贵族学校,那就随他们的意。但在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上,还是应尽量贯彻“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