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点将(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放在前面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的目的之一,是要把岭南之兵改造成帝国的“正规军”,不是什么过去的“乡兵”。而这个改造,显然要比其它的宋军难度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

    他为此定下的原则就两条:

    一、一切要按照兵部的规矩来办,没有例外。

    二、军中要彻底贯彻“平等”。

    帝国陛下是不会有这时代所谓“夷、夏之分”观念的,他要是有,就真让人笑话了。再讲白点,如果不是忽必烈在带人来抢东西,他自掏腰包摆摆国宴也不是不可以。有时候喝点小酒,叙叙茶话真没有什么。

    他的态度其实就一条:“凡跟着帝国干的,就全是帝国的子民。”

    也就是他和张应科、以及第四师的督军指挥使黄华和詹福等人所强调的:“军中没有夷、夏之分,只有为帝国效力的职责不同。”

    他更放话给张应科:“岭南之兵,能否成为帝国真正的生力军,并在将来建功立业,就全看将军了。”

    帝国陛下如此信任,眼见行朝的情形也越来越好转,张应科只要不是真不想干了、或心怀二志,他自然不会不努力。况且当年的雷州城下之辱,让他着实在心里憋了一口气。因此,在他的手上,岭南之军成为了帝国又一支令人生畏之军。

    但张应科是真没有想到,他的新岭南之军成军后,除了在雷州实打实地战了一场,随后就鲜有表现的机会。所以他是真急了,随后连连上书,请求出兵荆襄。而陛下和兵部给他的回复极为简单:“就地整军,积极备战。”

    也只有到了景炎十三年年初,帝国朝堂通过新兵役之制以后,当他和邹洬、张世虎三人再度被陛下召回时,他才知道他和他的岭南之军真正大展拳脚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与帝国陛下一起和他们会面的,是兵部尚书文天祥。

    君臣见礼过后,望着肃然的三位将军,帝国陛下轻叹道:“三位将军,朕知道,以广南西路之蛮荒,过去的数年,你们都当得上劳苦功高。”

    以这时代的条件,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不假,可到那里,人所要经历的,绝不是后世的旅游啊。

    这次张世虎就显得口拙了,陛下话音刚落,邹洬立马“咔”的一个立正。

    “陛下远略,他人难及。末将等之所以能席卷广南西路,实应归功于陛下当初攻心之策,末将只恨未能为朝廷多加效力。”

    邹洬是领军杀向了荆湖南路,可他根本没怎么赶上战事,就是张世虎也如此。

    有张世杰的江淮军和陈吊眼的第五师在,那轮到他们来抢“胜利果实”。

    宋瑞却看着邹洬,眼中露出了嘉许。

    而帝国陛下则故作谦逊地说道:

    “邹将军,二位张将军,朕可没有什么功劳,如果要算,这功劳还是应记在你们和将士们的身上。”

    张应科、张世虎立刻都回道:“陛下谦逊,末将汗颜。”

    其它不论,高州之战可是陛下亲自在筹划,就是静江之战,严格来说,它也是高州之战的延续。这个功,可不能不知轻重地乱揽。

    帝国陛下摆了摆手。

    “三位将军,朕并非是在谦逊。因为所谓的攻心之策,它其实是建立在你们于雷州浴血奋战的基础上,没有你们勇战在前,且能战而胜之,这个攻心之策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兄弟我心中当然也有小小的得意,但说实话,咱心里明白,如果不是禁军现在已强大到足以让对方产生畏惧,所谓的“攻心之术”根本就毫无用处。

    千万不要以为像咱那样死皮赖脸地“塞钱”,别人就会认为你好。如果别人能随时随地、轻而易举地拿了你、抢了你,他为什么要白担你个人情?

    人类过往的历史早就说明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